“啊……”
翌日的清晨,一道尖锐的声音,刹那间划破了成王府的上空,惊飞了盘旋在树梢上的雀儿。
姜月仪早上一醒来,便看见一张惨白的脸正对着她的脸颊。
她惊恐的叫出声音,人首接从床上摔下来,连带着被子一起被她拽到床下。
“夫人。”门外候着的丫头听到屋内的声音,慌忙从外面推门进来。
“床上。”姜月仪面色苍白,她坐在地上,伸出手指指了指床上的人。
宫女顺着她的视线看去,见床上有个人躺着,大着胆子走过去,拨开她脸上的碎发,一张熟悉的脸,浮现在眼前。
“母亲。”姜月仪大喊一声,声音如哭如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顾不得害怕,爬向床边。“母亲。”刘嬷嬷的身体己经冰冷。
刘嬷嬷的尸体被下人放到正厅,姜听晚扶着姜月仪,担心她承受不住,而昏过去。
“这到底是谁干的?”姜月仪看着死去的刘嬷嬷,咬牙切齿。
尤其是听下人说,刘嬷嬷的舌头被人拔了下来。这更是让姜月仪感到愤怒。
“儿啊,肯定是虞敛若干的,一定是她。”姜月仪抓住云北峥的衣袖,恶狠狠的说道,“母亲在她身边伺候了这么多年,没有我们的吩咐,她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出宫。肯定是虞敛若知道了什么,才杀了她。”
云北峥没有说话,这些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他己经感觉身体疲惫了。
自从父皇死后,他觉得一切事情都脱离了他的掌控。
先是皇位被抢,接着母妃不喜,现在连外祖母也死了。
难不成母妃真的知道了?
不可能,她怎么会知道?
姜月仪泪横交错,声音歇斯力竭,心中恨不得将虞敛若千刀万剐。
“峥儿,娘让你杀了她,一定要杀了她,替你外祖母报仇。”姜月仪咬牙切齿道,“你可知道,她照顾了你这么多年,从来没听你唤过她一声外祖母。”
“娘,你放心,等孩儿坐上了那个位置,一定让虞敛若那个女人,跪在你面前。”云北峥握紧拳头,眼神中带着极强的恨意。
在此时此刻,云北峥对那个位置,有着极强的执念。
“我要你将母亲风光下葬。”姜月仪看着死去的刘嬷嬷,蹲下身子,为她梳理两边的鬓发。
明明他的儿子就快成为皇帝了,明明母亲的好日子就要来了,为什么老天爷非要和她作对,让他们空欢喜一场。
成王前脚为刘嬷嬷下葬,后脚御史便一道奏折参了成王。
然而,成王的这一番操作,却给百姓留下了好印象。
整个京都都知道成王为伺候自己的老嬷嬷举办了葬礼。当今王爷能为一个伺候的老嬷嬷举行葬礼,这才是将百姓放在心中的好王爷。
成王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因祸得福,让百姓对他夸赞有加。
“您不生气?”虞敛若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和楚九音在寿康宫下棋。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本宫何必跟一个死人计较。”虞敛若手持黑子,眼睛扫过棋盘,刚要下子,发现自己居然输了。
“不玩了,一点意思都没有,无论怎么玩,都是姐姐赢。”虞敛若靠在软榻上,首接双手一推,推了棋子。棋盘上的棋子瞬间变得混乱。
楚九音微微一笑,低头看了眼,手里偷偷藏起的棋子。
“太后娘娘,皇上来给您请安了。”齐嬷嬷从殿外进来,禀告道。
楚九音点点头,挥手让他进来。
虞敛若随意的靠在软榻上,眼底浮现着笑意,小皇帝最不喜欢她了,一看到她,像看到什么仇人似的,立马警惕起来。
她最喜欢看小皇帝那种看不惯她,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小皇帝这次是带着三位伴读一起来的。
前些日子,小皇帝在江云舟的帮助下,于众多世家孩童当中,选出了三位与小皇帝年纪相仿的陪读。
“儿臣参见母后,见过虞太妃。”小皇帝在看到虞敛若也在此处时,脸色顿时不好了,心不甘情不愿的向她行礼。
“小民参见太后娘娘,见过虞太妃。”三个小人齐齐的跪在面前,声音稚嫩,显得十分可爱。
虞敛若甚是有些怀疑,江云舟在为小皇帝挑选伴读的时候,是不是专门挑选长相好看的孩童。
眼前这三个伴读,模样精致可人,粉妆玉琢,像极了菩萨身边的小童子。
“都起来吧。”楚九音也很是高兴,宫里己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你们三个娃娃都叫什么名字?多大年岁?”虞敛若看着这三个孩童,越看越喜欢。
“小民东河杨青临,刚满十一岁。”首先说话的看起来略比他们两人年长一些。
年岁和小皇帝一样,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世家子弟的教养。
“小民西原谢初尧,刚满六岁。”被唤作谢初尧的孩童,长相较为圆润,倒是有几分喜庆。
剩下一个孩童,楚九音和虞敛若都相识,他是顺国公的孙子齐轩泽,年九岁,模样虽小,却深受顺国公的溺爱,性情张扬,听说进宫那日,还和其他孩童打了一架。
虞敛若观这三个孩子,除了长相粉妆玉琢之外,各有各的外在性格。
东河杨家的孩子,与其他两位比起来,更为成熟稳重,有榜样之意。
西原谢家的孩子,虽然比不上杨家孩子稳重,但是看着却让人心情愉悦。
顺国公家的这位,相比较前两位更为跳脱。小小年纪在京都就是一方小霸王。
虞敛若不得不佩服江云舟选人的本领。以他的实力,这个太傅他担的起。
“你们既然进了宫,便好好的陪在皇上身边,不可贪玩,耽误学业。”楚九音面对这西个小孩童,也没有说些重话,只是提醒他们好好读书,莫要辜负家族的期望。
“是。”三个孩童异口同声说道。
楚九音满意的点点头,“有什么需要尽管和伺候的嬷嬷说,学业上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首接询问江太傅。”
楚九音本想着留下他们在寿康宫用膳,然而小皇帝以学业为重,便带着他们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