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刚从顾沉舟那令人作呕的 “交易” 中缓过神,回到临时住所,手机突兀地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是一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显示为偏远山区。她微微皱眉,犹豫一瞬,还是划开了接听键。
“喂,请问是林夕姐姐吗?” 稚嫩又带着几分焦急的声音从听筒传来,背景音里是呼呼的风声,似是孩子站在空旷之处。
林夕一怔,轻声应道:“我是,你是……?”
“我是小虎,在山里的小虎啊,姐姐你不记得我啦?你之前来我们学校支教过的!” 孩子的语气里满是委屈,像是对林夕的遗忘感到难以置信。
林夕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个皮肤黝黑、眼睛却格外明亮的小男孩,在课堂上总是积极举手发言。“小虎!当然记得,怎么突然打电话给姐姐啦?” 她的声音不自觉温柔下来,山区的孩子们,是她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后小虎带着哭腔说:“姐姐,我们学校要没了,那些坏人要来拆学校,我们没地方上课了!”
林夕的心猛地一揪,“怎么回事?你慢慢说,小虎。”
“有好多车和人,他们说这地被买了,要盖大房子。校长爷爷不肯,他们就推搡爷爷,还把教室门窗都砸坏了!” 小虎抽抽噎噎地描述着,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林夕心上。
“小虎,别怕,姐姐这就想办法。你和同学们都还好吗?有没有受伤?” 林夕一边安抚着小虎,一边迅速打开电脑,开始搜索相关信息。
“我们没事,就是好害怕…… 姐姐,你快来救救我们的学校。” 小虎带着哭腔的请求,像烙印般刻在林夕心里。
挂了电话,林夕迅速在搜索引擎输入山区地名和学校名称,页面刷新,跳出的新闻让她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一篇当地的地产新闻显示,一家名为 “盛华地产” 的公司,近日以极低价格拍下了包括学校所在地块在内的大片土地,规划是建成高档度假别墅群。林夕眉头紧锁,她深知这种不合理的低价交易背后,必定有猫腻。顺着新闻线索深挖盛华地产的背景,层层股权穿透后,她看到了那个熟悉又厌恶的名字 —— 顾沉舟。他的基金会,通过层层嵌套的投资,掌控着盛华地产的实际运营。
“果然是你。” 林夕咬着牙,眼中满是愤怒与决绝。她深知,顾沉舟这是利用资本的力量,在山区强取豪夺,连孩子们读书的地方都不放过。
就在这时,门铃突然急促响起。林夕警惕地起身,透过猫眼望去,只见一个快递员模样的人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个不大的纸箱。她谨慎地打开门,快递员递上签收单,林夕快速签完字,接过纸箱。关上房门,她将纸箱放在桌上,看到寄件人一栏,写的正是小虎所在学校的地址。
小心翼翼地拆开纸箱,映入眼帘的,是一束被鲜血染红的杜鹃花。花朵的娇艳与血迹的斑驳形成诡异又惊悚的对比,林夕的手微微颤抖,她拿起花束,发现下面压着一张纸条,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姐姐,这是他们强拆时,阿牛哥被打伤流的血,我们害怕,不知道怎么办,听校长说你能帮我们,求求你救救学校。”
林夕眼眶瞬间,心中的怒火如被浇了汽油,熊熊燃烧。她深知,这血杜鹃,是山区孩子们无声却又震耳欲聋的求救信号。
当晚,林夕便订了最早一班飞往山区的机票。在飞机上,她一刻也未停歇,联系着之前在公益组织结识的朋友,以及一些关注教育公益的媒体人,将山区学校面临的困境详细告知,寻求支持。同时,她也在心中盘算着,如何与顾沉舟的势力周旋,保住孩子们的学校。
一下飞机,林夕便马不停蹄地赶往山区。山路崎岖,车子一路颠簸,她的心也随着路程愈发沉重。终于,到达学校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愤怒到了极点。学校的大门被砸得扭曲变形,围墙倒塌了大半,操场上停着几辆挖掘机,几个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正站在一旁抽烟闲聊,丝毫没有将这里曾是孩子们学习乐园的事实放在眼里。
林夕径首走向工人,质问道:“你们凭什么拆学校?这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
一个满脸横肉的工头模样的人吐了口唾沫,不屑道:“上头下的命令,地己经卖了,我们只管干活。”
“卖了?卖给谁了?有正规手续吗?” 林夕步步紧逼,眼神中透着不容侵犯的气势。
工头被她盯得有些心虚,嘟囔道:“你问我,我问谁去?有本事找我们老板说去。”
林夕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知道,和这些底层工人纠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她转身走向学校内,只见校长室的门半掩着,她轻轻敲了敲门,推开门进去。
头发花白的校长正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一脸愁容。看到林夕进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希望。“林夕啊,你可算来了。” 校长的声音带着疲惫与无奈。
林夕走到校长身边,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轻声问道:“校长,到底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就要拆学校了?”
校长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几个月前,突然来了一群人,说是政府要搞开发,要征收这片地。我们去政府问,根本没有这回事。后来才知道,是盛华地产在背后搞鬼,他们给了村里一些人好处,签了什么协议,就要强行拆学校。我们找他们理论,根本没用,他们有恃无恐。”
林夕心中了然,这是顾沉舟惯用的手段,利用金钱腐蚀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校长,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林夕坚定地说。
在学校里,林夕见到了小虎和其他孩子们。他们围在林夕身边,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小虎拉着林夕的手,说:“姐姐,你看,这就是受伤的阿牛哥。” 林夕看向一旁手臂上缠着绷带的小男孩,心疼地摸了摸他的头。
“阿牛,还疼吗?” 林夕轻声问。
阿牛摇摇头,倔强地说:“不疼,姐姐,我们不怕他们,我们要保护学校。” 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话语,让林夕更加坚定了抗争到底的决心。
为了搜集更多证据,林夕在学校周边走访。她发现,不仅学校面临被拆的命运,周边一些村民的房屋也被列入拆迁范围,而村民们得到的补偿款少得可怜。在一户村民家中,一位老奶奶拉着林夕的手哭诉:“姑娘啊,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他们说拆就拆,这点钱,我们以后可怎么活啊。” 林夕眼眶泛红,安慰着老奶奶,心中对顾沉舟的行径愈发痛恨。
经过几天的调查,林夕掌握了大量盛华地产强占土地、手续不合法以及与当地部分官员勾结的证据。她将这些证据整理成详细的资料,发给了联系好的媒体和公益组织。同时,她也通过各种渠道,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
媒体的介入让事件迅速发酵,舆论一片哗然。迫于压力,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对盛华地产的土地交易进行彻查。顾沉舟得知消息后,坐不住了,他拨通了林夕的电话。
“林夕,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你这么做,对谁都没好处。” 顾沉舟的声音带着威胁。
林夕冷笑一声,“顾沉舟,你做的这些伤天害理的事,迟早会受到报应。你以为用权势就能压我,这次,我不会再退缩。” 说完,她果断挂了电话。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夕一边配合调查组的工作,一边组织村民和孩子们,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她知道,顾沉舟不会轻易罢手,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随着调查的深入,盛华地产的违规行为逐渐浮出水面。土地交易中的行贿受贿、伪造文件等证据被一一查实。而此时,顾沉舟又开始了新的动作,他企图通过公关手段,混淆视听,将舆论焦点转移。
林夕察觉到顾沉舟的意图,她联合公益组织,在网络上发起了 “守护山区学校” 的公益众筹活动,不仅为学校的重建筹集资金,更是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了解事件的真相。众筹活动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短短几天,便筹集到了远超预期的善款。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和确凿的证据,调查组加快了办案速度。最终,盛华地产的土地交易被判定无效,相关责任人被依法处理。学校保住了,孩子们又能在熟悉的教室里读书了。
当林夕站在学校操场上,看着孩子们在阳光下嬉笑玩耍,心中满是欣慰。但她知道,这只是与顾沉舟斗争中的一次小胜利,未来,还有更艰难的挑战在等着她。而那束曾让她心痛不己的血色杜鹃,被她小心地制成了标本,放在书桌前,时刻提醒着她,这场与黑暗势力的博弈,绝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