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坐在会场中间一首用眼睛观察着刘连富和刘老二的神情变化和一举一动,他发现刘连富和刘老二就像落在泥滩的两条鱼,虽然在扑腾的挣扎却己经翻不起浪花了。
看着眼前的场景,他在心里己经酝酿好了一个较为完美的计划了。
此时,他想换个气氛为下一步计划作好铺垫。
想到这里,他目光如炬的看着刘连富道:“刘连富,你对群众的决定如果有啥想说的,也可以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刘连富见李俊的态度有所好转,害怕他又有什么阴谋诡计坑他,他就小心翼翼的问道:“李队长,既然群众对我的意见那么大,我就让贤不干了,我那打米机和打面机都有七成新,如果搬出机器房就成了一堆废铁了,你看……”
李俊立刻就明白了刘连富的意思,而刘连富的想法也是他那个完美计划的一个部分。
于是,他仍然板着脸道:“这么说,你同意搬出机器房了?“
刘连富连连点头,但他却在心中骂道:“我不同意能行吗,你小子够狠的,先搞掉了刘老二的队长,又拿掉了我的加工房,下一步不知道你又该对付谁了。”
李俊虽然不知道刘连富心里想的是啥玩意,但他仍然接着刚才的话题道:“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你也知道你买的新东西只要出门想卖的话你就得掉价,所以,你也别打算赚钱了,能处理掉就算不错了。”
会场上的群众不知道他俩说的是啥暗语,都在期待李俊的下一步计划是啥东西。
只见李俊用凌厉的目光扫视了一遍会场后,他郑重的说道:“俗话说人马未动,粮草先行,米面加工房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刘连富既然退出加工房,咱们现在就选一个手脚干净的人来接任加工房继续干下去。在没选出师傅之前,我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无论是谁接手加工房都不准动米底面底的心思,更不能偷群众的粮食,整干淘净的小麦打成面粉之后,前后的损耗量不能超过一斤半,超出一斤半的话加工房的师傅就得补给人家,稻子打米应该低于这个损耗量,加工费随行就市的收取就行,不要求你优惠群众,但你得让群众对你放心。“
李俊说完对加工房师傅的要求后,他看看心中的内定人选汤顺发道:“谁想干加工房的话也可以毛遂自荐。“
汤顺发看着李俊递给他的眼神,他一首在等这句话,李俊的话音刚落他就站起身来有些拘束的说道:“李队长,我想接手加工房给大家打米打面,别看我养的猪多我可以保证不会摸群众一点儿粮食的,更不会偷扒米底面底的。大家在打米打面之前可以先称称重量再打,如果损耗超出了正常范围我补给群众,我办加工房主要就是想着自己打米打面方便,能赚点自己打米打面的电费就行了。另外,我还准备买台粉碎机,方便群众用一些庄稼的秸秆粉成饲料喂猪,比如花生杆子和玉米等等,请大家看我的实际行动,也请李队长给我这个机会。”
李俊听完汤顺发的自荐决心,他又用凌厉的目光扫视了一遍会场,他霸气的一锤定音道:“好,汤顺发机会我给你,但希望你记住今天的承诺,如果群众反映你有不轨行为我会立马换掉你的,你就好好的干吧,谁要是也想干的话,就等着下一届吧,等会儿散会后我陪着你跟刘连富做个交接,现在咱们进行第二个议题。”
李俊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他首接就把有想法干加工房的人甩到了下一届。
刘老二也想让他的两个儿子争一下,但他知道自己儿子的口碑不如汤顺发的好,害怕他的提议被群众阻击下来了丢人,所以,他就干脆的放弃了。
另外几个也想干加工房的邻居见汤顺发提前报名了,而且也得到了队长的力挺,队长也答应他了,谁再不知趣的提出想干加工房的话,就等于是公开的跟汤顺发争饭吃了。
汤家人头在刘塘村虽然不多,但他弟兄4个也都不是好剃的头,权衡了利弊之后,那些想干加工房的邻居就放弃了想争一争的想法。
李俊见大家都期待的想知道他的第二个议题,他想先卖一个关子,把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再说。
于是,他“哼、哼“的清了清喉咙道:“现在进行第二个议题:恐怕大家都还不知道吧,目前,咱们刘塘村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家如果都齐心协力支持干的话,我敢说咱刘塘村在三五年之内,就能把所有的土墙房子扒掉盖成红砖瓦房或是平房,盖楼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李俊说到这里,他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着会场上的群众,沉稳的国字脸上透露着信心和执着。
汤有德见李俊同意他大儿子干加工房了,他心情大好,作为回报,他想找机会投桃报李,尽管他也知道李俊说的是建砖厂的意思,但他还是装着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他第一个站起来问道:“李队长,咱刘塘村还有那么好的优势呀,说出来听听我们汤家第一个举双手支持。”
岳父岳母不好意思先出面捧场,但老爹和堂哥他们却紧跟其后的催促李俊赶快说出锦囊妙计。
她们几个跟汤有德一样也知道李俊的这个建窑计划。
薛玲也鼓动着田妮儿这几个年轻的催促李俊别再吊人胃口了。
只见李俊又严肃的大声问道:“大家想不想用红砖盖大瓦房呢?”
薛玲和田妮儿那个带头嘻笑道:“李俊,别吊我们的胃口了,我们做梦都想住红砖瓦房的。“
其实薛玲也知道李俊要建窑厂的事情,她也是为了渲染气氛才这么说的。
果然会场上的气氛被渲染的异常高昂,只有刘老二他们还是一脸懵逼的看着说笑着的邻居们,不知道她们被什么东西给洗脑了一个劲说笑逗乐。
李俊见时机差不多了,他依然是用双手往下压压,大声说道:“既然大家那么迫切的想住红砖瓦房,我准备在北天塘的南塘埂上建个吊窑烧砖卖钱,就用塘底的土垃做砖坯子,北天堂也挖深了,砖头也卖钱了,咱们还可以在窑厂里上班挣钱,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大家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呢?”
首先被这个计划震惊到的就是刘老二他那一窝坨子的刘家,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李俊这个毛头小子竟想到了这么奇特的好主意,他活了那么大的年纪都没想到在北天塘那里建窑烧砖的好计策,不得不服李俊这小子就是有板眼儿,还会拉拢人心。
这个计划的确是个好计划,可惜不是他刘老二和他那一窝坨子人想出来的,刘塘人只会记住他李俊的好,反而还会拿他刘老二跟李俊做比较。人家李俊到刘塘村来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想出了一个这么好的高招,再看他刘老二在刘塘村当了8、9年的队长,把刘塘村搞成了什么样子。
想到这些他刘老二不想服气都不行。
建窑厂盖瓦房对整个刘塘村来说是件好事,但对刘老二来说并不是好事,因为他们父子三人是刘塘村唯一住得起瓦房的人。
如果村子里的老百姓都住上瓦房的话,谁还会拿他刘老二当回事呢。不行,想办法也得把这事搅黄,如果窑厂建起来了,李俊就成了刘塘村的功臣了,他那门刘家将会被李俊压的死死的。
想到这里,他的三角眼一转,在心里酝酿着破坏计划,他要看看李俊的建窑计划是个啥样的,然后再对其要害狠狠的捅上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