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逮着赵国霍霍啊,那难怪始皇帝在赵国受欺负)
战国末年位面
始皇帝想起了自己幼年和母亲在赵国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握紧腰间玉珏,指节泛白。
那时邯郸街头的寒风仿佛又呼啸而至。
小小的赵政缩在漏风的茅檐下,看着赵国孩童朝他扔石块。
那些梦里的身影,他们唾沫混着“暴秦”的辱骂砸在未来秦王破旧的粗布袄上。
有次他发着高烧,母亲赵姬跪在权贵府邸前磕头求药。
她的额头渗出的血珠染红了青石板,换来的却是家丁泼在身上的冷水。
“母亲无用,政儿母亲给你去采药,你等着母亲回来,”赵姬用浣衣的粗糙冰冷的手替儿子抹去冷汗。
那个人,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啊!!!
她明明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安享富贵。
她是我的母亲,她和我同甘共苦。
却因为一时的谗言要疏远自己的亲生儿子,她太后的地位华服丽冠都是我这个秦王给的。
自己替曾祖父受了多少苦啊?背了多少锅?
(迷人老祖宗给嬴小米背了多少黑锅,提起这些都以为是嬴政,谁为嬴政发声啊,奋六世之余烈,背七世之黑锅)
(都江堰、秦长城(万里长城的1/3)都是他修建的,垂沙之战、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八百年周朝他灭的,九鼎他迁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得寸进尺、毛遂自荐……一堆成语都和他有关,秦国虎狼之国和秦王动不动大怒虎狼之君的刻板印象大部分都是他造成的,真正的风云人物,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战国大魔王·成语制造机· 秦昭襄王·嬴.小米.稷 :我不道啊!
(黄歇比昭襄王小了十一岁呢,也有首接交集,跟着赵魏的公子们一起被胖揍过)
(一个个那么优秀,偏偏遇上昭襄王,都是陪衬角色啊)
【大魏,秦国的人才市场!】
(魏国留不住人才,别的不说, 信陵君 可是魏国宗室,他都能被排挤郁郁而终。)
(先进的中央集权制对落后的分封制的胜利!)
( 开明的魏文侯去世后,上层逐渐关闭了通道,底层己无上升空间)
地府位面
秦惠文王赢驷向活了很久的魏惠王行礼:“魏国为秦国输出人才,秦国负责统一。多谢魏王!”
梁惠王(1):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其他国君指指点点:“你个老六,三个魏国的大人才你不会用就算了,居然让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到了秦国,辅佐人家祖孙三代。兴复了那群养马人!!!”
当真气煞我也!!!
他啊,总是能给六国一点震撼。
韩王赵王气得不顾仪态,抓起魏王的衣领子质问。
齐王燕王对坐,脸上是同样的咬牙切齿。
楚王深恨不能灭秦,先王客死他乡。
【人类历史上首次拍摄到地震断层位移】
(那位移位置的大地坐标是不是又要重新测定了?)
(有一种非常不真实的诡异感,仿佛一个纸皮地面随便就扭了一下,只能说大自然的力量太恐怖了。)
(我记得国内某个考古遗址就在一个商场墓葬群中也发现了地震断层位移痕迹,其中一个墓里墓主人被拦腰横断上下半身的高度差有两米多。)
(我去,死后还有一劫。)
大清位面
“地龙翻身了,”康熙年间也曾发生过大规模地震,而且是在夜间,百姓们看到画面中的场景都心有余悸。
“莫非上天失德,以遭天谴?”
看到大地剧烈颤抖,集市上人心惶惶,就像沸腾的水被一下子冲开。
碎碎念:(1) 梁惠王时期,魏国流失了不少人才,其中为秦国所用并对秦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位:
商鞅:他本是卫国人,在魏惠王时期任魏相公叔痤的中庶子。公叔痤病危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接替自己的位置,同时建议若不用商鞅就杀掉他,以免其投奔别国,但魏惠王未采纳这两个建议。后来商鞅到了秦国,辅佐秦孝公进行两次变法,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仪: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和谋略家。他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为秦国在战国纷争中纵横捭阖,通过各种外交手段破坏山东六国的合纵联盟,为秦国的崛起和扩张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范雎:他也是魏国人,在魏国时遭受屈辱,后设法逃到秦国。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帮助秦国逐步蚕食他国领土,在秦国的统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公孙衍也在魏惠王时期从魏国到了秦国。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主张合纵抗秦,虽然后来他的活动主要是针对秦国,但早期在秦国也有过一定的经历和作为,对秦国的政治、军事等方面有过影响。
所以,梁惠王放走的人才中,明确对秦国产生重大作用的至少有商鞅、张仪、范雎、公孙衍这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