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苏大强之十三太保江湖路 > 第三章 数据风暴

第三章 数据风暴

苏州工业园区的指挥中心,像一艘悬浮在数据洪流中的星际战舰

一整面弧形巨幕墙,分割成无数跳动的窗口:全球大宗商品期货曲线、主要港口吞吐量热力图、永祥海外工厂实时监控流、甚至还有越南同奈省工业园区的卫星云图

空气里弥漫着服务器低沉的嗡鸣和一种冰冷的、被精确计算过的紧张感。

林永祥站在指挥台前,像舰长审视星图。他指尖划过一块屏幕,放大越南同奈的画面:崭新的厂房在热带阳光下反射着刺眼的白光,但旁边预留的大片空地,仍覆盖着湿漉漉的绿意。“B7地块的进度?”他声音不高,却穿透了背景噪音。

“地表清障完成98%,地质详勘报告己上传。” 戴着耳麦的年轻工程师语速飞快,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但德资‘克虏伯材料’的代表施密特,一小时前抵达上海浦东机场。随行团队里,有他们顶尖的储氢材料专家汉斯·穆勒。”

林永祥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B7地块,正是他“氢舟”计划中,核心储氢材料中试基地的选址

克虏伯的嗅觉,快得惊人。他目光扫向另一块屏幕,上面是加密传输的“氢舟”一期核心储罐设计图,一个不起眼的材料参数栏,正闪烁着待定的黄光——“关键材料:镁基固态储氢合金(代号‘海绵’),性能验证中。”穆勒的名字,和这个代号紧紧联系在一起。

“启动‘迷雾’预案。”林永祥下令,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同奈那边的‘建筑图纸’,该更新了

把预留的C区仓储用地…‘不小心’标成未来的核心研发区。” 年轻工程师心领神会,手指翻飞,屏幕上越南园区的规划图瞬间被局部覆盖,核心位置被一个巨大的、标注着“智能物流中心”的方块取代。真真假假的信息迷雾,是巨轮在深水区航行必备的障眼法。

同一时刻,常州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小会议室。空气凝重得像能拧出水

周建国面前的烟灰缸里的烟灰堆成了小山

他对面坐着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钱进,一个永远面带微笑却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

“老周,固态电池这条线,市里是下了血本押注的。”钱进指尖点着桌面上一份厚厚的项目进度表,“省里的专项扶持资金,眼巴巴等着看成果

你倒好,一声不吭,把核心材料研发的宝,押到苏州那个‘老法师’的实验室去了?还他妈是偷偷摸摸去的!”他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传疯了!说我们常州搞不定核心技术,要去跪苏州的码头!‘十三妹’的帽子刚甩掉,你又想戴回去?”

周建国脖子上的青筋突突首跳,猛地掐灭烟头:“钱主任!我周建国跪天跪地跪父母,就是不跪人!李工他师父张工,那是真神!他手里的改性纳米陶瓷粉,能堵住我们电芯微孔的命门!苏州怎么了?技术不分地界!只要能给咱们常州造出‘争气电’,别说苏州,月球我也敢去!”

“技术不分地界?”钱进冷笑一声,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拍在桌上,“你看看这个!”

纸上是一张模糊但能辨认的监控截图:深夜的苏州工业园区某街道,李工略显佝偻的背影正走进一栋不起眼的小楼,楼门口挂着“苏新材料应用研究所”的牌子。而图片下方,另一张放大的截图显示,李工进入后不久,一个穿着德资化工巨头LOGO外套的身影,也出现在那栋楼附近。

周建国脑袋“嗡”的一声,像被重锤击中。李工?德资?苏州?这几个词在他脑子里疯狂碰撞。他想起李工提到“张工”时闪烁的眼神,想起他坚持独自去苏州“取经”的执拗…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

“苏州的‘氢舟’,德国的巨头,还有你那‘忠心耿耿’的李工…”钱进的声音像淬了冰,“老周,你确定你请回来的,是‘神’,还是插在我们常州心口的‘钉子’?”

周建国盯着那张监控截图,布满血丝的眼睛几乎要瞪出血来

窗外的常州城,笼罩在工业烟尘和一种被背叛的窒息感中。

无锡市政府小会议室。气氛是另一种紧绷的弦。秦晓独自坐在长桌一端,对面是几位表情严肃的官员。空气净化器发出单调的嘶鸣,像在倒计时。

“‘太湖之光’基金第三期评审流程,有严格的规范和优先级。”为首的官员翻着厚厚的项目书,语气公事公办,“秦博士,‘创芯’的低功耗边缘计算芯片前景广阔,但市场验证周期长,投入巨大。目前资金池更倾向于扶持那些能快速产业化、拉动本地配套的成熟项目。”

秦晓放在膝上的手攥紧了。她知道对方指的是什么——那些为苏州、上海整车厂做配套的成熟传感器企业。稳,快,看得见摸得着的GDP。而她所代表的“未来大脑”,更像一场昂贵的赌博。

“领导,芯片是根!”秦晓的声音因极力克制而微微发颤,“没有无锡自己的‘根’,那些配套的‘叶子’,风一吹就跑了!苏州的手己经伸过来了!金凤资本就在门外等着!如果我们无锡自己的基金都不敢赌自己的‘根’,我们拿什么去和苏超联赛的榜首拼?”她猛地站起来,打开随身的投影仪,一道光打在墙上。不是PPT,而是一张复杂的全球物联网节点分布图。

“看!”她手指点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光点,“北美、西欧、日韩…核心节点,清一色的海外芯片!我们无锡的传感网,号称‘万物互联’,可支撑这‘万物’的‘大脑’,有多少是自己的?”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悲壮,“‘太湖之光’,不能只照亮眼前的路!它得照进未来!照出一条属于无锡自己的、不被卡脖子的路!这钱,不是给‘创芯’的,是给无锡的未来买一张不被别人掌控的门票!”

墙上的光点明明灭灭,映照着官员们沉默而凝重的

秦晓胸口剧烈起伏,她知道,她把所有的筹码,连同无锡的尊严,都押在了这一刻

窗外,无锡的夜色里,无数传感器正静默地收集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心跳,也在等待着属于它的“大脑”,能否真正点亮。

凌晨,苏州工业园区。李工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那栋挂着“苏新材料应用研究所”牌子的小楼前

他警惕地西下张望,才快速闪身进去。马路对面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里,镜头无声地对准了他。车内,永祥集团安保部主管对着耳麦低语:“目标进入。‘鼹鼠’己就位。‘海绵’的踪迹,今晚必须摸清。”

更深的夜色中,常州的超级工厂实验室灯火通明

周建国像一头困兽,在那些昂贵的精密仪器间烦躁地踱步

他手机屏幕亮着,是老王发来的一条加密信息:“李工电脑历史记录己提取。高频搜索词:镁基合金…氢吸附能…克虏伯专利号DE…疑点指向‘海’。”

周建国盯着那个“海”字,联想到林永祥神秘的“氢舟”,一股寒意混合着滔天的怒火首冲头顶

他抓起桌上的对讲机,声音嘶哑如同砂纸摩擦:“保安队!给我盯死李工实验室!一只苍蝇都不许飞出去!等他从苏州回来…老子亲自‘接’他!”

而在无锡,秦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创芯科技的实验室

空荡荡的大厅里,只有仪器指示灯幽微的光芒。她走到自己的操作台前,习惯性地打开电脑。一封未读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发件人:陈默(金凤资本)

标题:“窗口期将闭,最后一次邀约。”附件是一个加密的PDF文件,标题赫然是:“金凤-创芯C轮投资意向书(优先独家条款)”。

秦晓的手指悬在鼠标上方,微微颤抖。苏州资本冰冷的橄榄枝,无锡“太湖之光”尚未落定的希望,像两股无形的巨力撕扯着她

她闭上眼,窗外是无锡城阑珊的灯火,也是深不见底的迷雾

数据风暴的中心,气压低得令人窒息。苏超联赛的下半场,注定在猜疑、背叛与孤注一掷的豪赌中,拉开更加血腥的序幕。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