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四,你快跟咱好好讲讲,这到底是咋回事儿?为啥咱们大明朝要去参观两座灵寝呢?难不成是你这小子在当皇帝的时候,胆大包天竟敢把咱的坟茔给拆掉啦?弄得如今都变成遗迹喽?”朱元璋怒目圆睁,一个箭步就冲到了老朱棣的跟前,伸手紧紧地揪住他的衣领,咬牙切齿、恶狠狠地喝问起来。
被朱元璋这么一揪,老朱棣顿时吓得面如土色,他一边手忙脚乱地拼命摆着手,一边结结巴巴地赶忙解释道:“哎呀,爹啊,儿子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动您老人家的陵墓分毫呐!您那陵墓修建得如此宏伟壮观,又有专人看守门户,我哪有那个胆子去拆它哟!”老朱棣心中暗自叫苦不迭,生怕朱元璋一个不顺心又扬起大巴掌朝自已脸上招呼过来。
“哼!谅你也没这个狗胆!那你倒是说说看,究竟是因为啥原因啊?”朱元璋依旧怒气未消,双眼死死地盯着老朱棣,仿佛要从他的眼睛里看出点儿什么端倪来。
老朱棣稍稍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说道:“爹,您手里头不是有《明史》吗?您难道没有仔细瞧过?想当年我登基之后,出于种种考虑决定将都城迁到北平去了。
既然都城变了,那我的陵墓自然也就建在了北平那边呗,所以咱俩的陵墓才不在一块儿啊!”说完这番话,老朱棣小心翼翼地抬眼偷瞄了一下朱元璋的脸色,见他似乎稍微缓和了一些,这才暗暗松了口气。
“哦,对哦,咱怎么把这茬给忘得死死的呢!等回过头来,咱可得好好地再去瞧瞧那《明史》!”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要说这《明史》,他倒也不是没有,只是一直都未曾仔细翻阅过。
想当年,他不过是个穷苦出身的泥腿子罢了,能够识文断字、看懂那些密密麻麻的奏折,并亲自予以批阅,就已然算是相当不易之事了。
故而平日里但凡稍有闲暇时光,他几乎都是用来休憩调养身心,哪里还有那份闲情逸致去潜心钻研那部厚厚的《明史》哟!
“话说回来,老朱啊,听闻您的陵墓居然还有专人看守门户呢,难不成您也跟那秦始皇一般,捣鼓出了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不成?”一旁的虾滑满脸好奇之色,忍不住开口问道。说实在话,对于此事他之前还当真未曾深入探究过。
只见朱元璋咧嘴一笑,乐呵着回答道:“嘿嘿,其实呀,这事儿也没啥好稀奇的啦!只不过咱家这陵墓恰巧坐落于东吴大帝孙权墓之后方而已。
而那大门所在之处,恰好正是孙权陵墓所处之位。再者说了,人家孙权好歹也是威震一方的大将呐,让他留在这儿替我守护陵寝,岂不是美事一桩嘛!”说到此处,朱元璋不禁笑得越发开心起来。
然而此时的他却浑然忘却了一个重要人物——孙坚。要知道,此地可不仅仅只有皇帝的陵墓存在呢!
“你说的孙权不会是孙坚的儿子吧?”一个充满疑惑的声音突然在朱元璋的背后响起。
朱元璋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头也不回地回应道:“啊对对对,就是他呀。咱建造灵寝的时候,可真是挑花了眼呐!但不知怎的,一眼就相中了那片风水宝地。既然如此,不用岂不可惜?
再说了,有这么个厉害人物来守门,咱和妹子百年之后也能睡得更安稳些,不是吗?”他的语气轻松而随意,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已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满。
然而,这番话却像一把火点燃了孙坚心中的怒火。只见孙坚瞪大了双眼,满脸怒容,大声呵斥道:“朱元璋……你过分了啊!竟然让我的儿子给你当看门的,你还真出息了啊!”
面对孙坚的愤怒指责,朱元璋却像是没听见一样,依旧自顾自地嘟囔着:“诶嘿?我怎么觉得好像有人在叫我呢?难道是天德?诶,天德,我来找你啦!”话音未落,他便如脚底抹油一般,撒腿就跑,眨眼间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望着朱元璋远去的背影,孙坚气得紧紧握住了拳头,手臂上青筋暴起。不过,片刻之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
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冲动易怒的人了,经过岁月的磨砺,他变得更加沉稳和豁达。
况且,身为朝廷三分之一的重臣,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又何必与朱元璋这般计较呢?想到这里,孙坚松开了拳头,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不再纠结于这件事情。
“哈哈,老朱这是干亏心事被当场抓包了啊!”李世民几人笑嘻嘻的看着跑出了网咖的朱元璋,随后转头看着虾滑问道“是几个人都没问题吗?”
“当然!”虾滑点了点头“大人一百两,小孩五十两,报名了就能去,两天后出发,你们要是有兴趣就报名,到时候网咖会停止营业七天,等我们回来后再开业!”
“那我报名!”李世民笑了笑,随后开始思索该带谁去。
紧接着,嬴政,刘邦等人也开始考虑带谁去,各自回到了自已的朝代去摇人。
半天后,网咖里再次来了一大堆的人,开始报名。
报名表如下:
大秦:嬴政,扶苏,蒙恬,蒙毅,王翦,王贲,李信。
大汉:刘邦,吕雉,戚夫人,刘盈,刘如意,韩信,萧何,樊哙。
汉末:刘协,曹操,苟或,荀攸,刘备,关羽,张飞,孙坚,孙策,袁绍,袁术。
贞观:李世民,李承乾,长孙无垢,李丽质,长孙无忌,李靖,秦琼,李绩,程咬金,尉迟恭和他们的儿子。
开元:李隆基,杨玉环,高力士,陈玄礼,外加一个硬要贴上来的李白。
大明:朱元璋,朱标,常氏,朱雄英兄弟姐妹四人.....(大明三朝人很多,我就不一一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