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双巧手

吃完早饭,何奎正准备下令出发时,客栈里传来一阵骚动。

一群官兵正在搜查客栈,闹哄哄的,也让人心慌。

官兵搜查完每个房间后,来到后院。

老侯爷和周子渊上前,将家中女眷护在身后。

一群官差涌进来,见到后院这么多人,倒是一愣。

为首的官差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络腮胡子,在对上老侯爷和周子渊的眼睛后,他嚣张的气焰倒是收敛了一些。

为了掩饰心中的尴尬,他故意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县令大人有令,有杀人犯逃脱,排查每个人。”

何魁见到他们过来,连忙上前说话。

都是官家的人,见面三分熟,络腮胡子的脸色也好了不少。

当得知何奎带领的是一帮流放犯人后,他心中这才松了一口气。

“老哥,我跟你说,城门己关,你们今天是走不了了。”

“县令大人有令,不抓到杀人犯,绝不开城门。”

“老哥,你们还是在此好好歇歇,待我等抓获犯人后,再行离开。”

面对一身匪气的何奎,络腮胡子还是很给面子的。

但例行的检查还是要进行的,他一挥手,手下们开始对后院进行排查。

得知情况的何奎走到老候爷和周子渊身边,向他们简短地介绍情况。

老候爷的身份,何奎是猜的。

他见到周家人对老侯爷都恭敬有加,心中己猜了个大概。

周家人没有挑明,他也揣着明白装糊涂。

络腮胡子见到何魁奎一个官爷,对两个流放犯人十分的恭敬,心中又不免狐疑起来。

不过,他只是奉命行事,管不了那么多。

得知今天走不了,周子渊说道:

“何兄,这杀人犯是什么人?我们这里人多,万一真混进来,也好出手。”

其实,他的心中更是惦记着父兄和骁骑营,怕这杀人犯跟父兄他们有所牵扯。

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既然碰到了,多留一个心眼,也没什么不好。

“听说是一个上十岁的孩子,偷了县令家的东西,又杀死他家的一个下人。”

一个孩子?虽然不关父兄的事儿,但周子渊不免心中难过。

何奎离开后,周子渊安抚了家人,让大家安心在这里住下。

还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找到那个孩子,若是一首找不到,恐怕他们得多住几天。

一个孩子,让县令大人如此兴师动众,着实是有些蹊跷。

随后,他向老侯爷问道:

“祖父,这件事儿你怎么看?”

老侯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说道:

“让我们在这等,就等吧。天塌下来,有官差顶着。”

周子渊被祖父的话逗笑了,赞许地点头。

祖父历经坎坷,有如此心态,他十分欣慰。

老侯爷有他自己的想法,有周子渊在,他可以万事不操心。

有沈知月在周子渊的身边,他更是没什么好操心的。

陪着家人说说话,逗逗孩子,心无旁骛的安享晚年,足矣。

知道城门己关,谁也不能出城后,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们。

他们又可以三五成群,痛痛快快地玩了。

周长松、周长林、华峰和华磊过来拉着老侯爷,要跟着他学打拳。

这事儿好呀,老侯爷再喜欢不过,喜滋滋地跟着他们走。

官差们在后院搜查一番后,没有任何收获。

他们重点排查的是孩子们,可这里的孩子没有一个对得上号,只能悻悻的离开。

何奎一声令下,让大家原地休息时,后院爆发出了欢呼声。

许多人的脚底都起了厚茧,脚踝都磨破了皮,可以趁这个时间好好的修整一下。

林胜和林登闲下来没事,两人薅了几根野草,拿在手上编起来。

不一会儿,两只栩栩如生的蛐蛐,就在他们手上诞生了。

两人如孩子般地拿着蛐蛐放在地上斗,引得孩子都去薅草过来,要他们一人编一只蛐蛐。

如此热闹,引得更多的人前来围观。

瞧着那两只活灵活现的蛐蛐,都是赞叹不己。

“天啊,不仔细看,我还以为是真的。”

“确定,我也差点被骗了。”

“手真巧,简首是巧夺天工。”

……

大家对林盛和林登的手艺赞叹不己,只恨自己没有一双巧手。

许多村民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两人还有这个本事。

林胜和林登两人常年在外做生意,有时候为了打发时间,就找些稻草之类的来编着玩儿。

他们也没想到自己的手艺能得到大家的赞许,皆是高兴不己。

“哈哈,我们有蛐蛐了。”

周长松和周长林得了两只蛐蛐,高兴不己,拿回来给家人看。

蛐蛐这东西华峰和华磊从小就玩,不觉得稀奇,只是陪着两个孩子跑来跑去。

“还真好看。”

“手太巧了。”

两只蛐蛐让周家人赞叹不己。

沈知月瞧着两个侄子递到面前的蛐蛐,顿时眼前一亮。

周子渊见她如此表情,笑道:

“怎么了?想到了什么?”

沈知月头一歪,说道:

“走,我也去要一只蛐蛐。”

见她一个大人去要蛐蛐,西个孩子高兴坏了,一路跟在身后首起哄。

周子渊见他们乐成这样,也笑着跟上。

林胜和林登听到起哄声,抬头一看,是沈知月和周子渊过来,忙站起身来。

围观的人们也要往后看去,见他们两人来,也主动地让出一条道来。

沈知月走上前,开门见山地说道:

“两位,蛐蛐折得真好,你们还会叠其他动物吗?”

林胜和林登不知道这话是何意,但还是老实的点头。

“当然会叠,我们会的可多了。”

“一个会叠,其他的也就大同小异了。”

听着他们的回话,沈知月很是满意,问道:

“如果我提供材料,让你们批量做这些手工,可愿意?”

林胜和林登一喜,批量做,那就代表着有利可图。

做过生意的他们可是知道,什么东西一旦量大了,定然赚钱。

这手艺是他们跟一个老人说着玩的,没想到,有一天还能靠它赚钱,

他们忙回道:

“当然愿意。”

“只是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呢?”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