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各个茶馆和酒楼,花了不少葛根,终于打探到一些消息。
例如当今皇帝的大名叫周宏穆,年方二十二,是个年轻的帝王。
大景的皇帝大多短命,开国百余年,这已经是第四任皇帝了。
老皇帝很能生,给当今生了许多兄弟姐妹。
周宏穆在兄弟之间排行靠后,能力也平庸,皇位本轮不上他的。
然而世事难料,他的哥哥们都太优秀了。
各皇子党羽之间明争暗斗、倾轧不止。
一个个死的死、废的废,最后让他捡了个便宜。
而大伙口中的齐贵妃,便是当今圣上的贵妃娘娘。
齐贵妃出生镇国侯府,本是一个破落户。
奈何齐贵妃天生丽质,生得一副闭月羞花之貌。
自打进宫以后,皇帝惊为天人,日夜宠幸、恩宠不断。
没多久便怀上了,九个月后诞下一名男婴,更是出尽了风头。
当今皇帝后宫的高位妃嫔里,除了贵妃,还有一位淑妃。
淑妃出身名门,父亲本是丞相,还生下了皇长子。
本来是能与齐贵妃分庭抗礼、一较高下的。
可惜皇帝不喜淑妃,又忌惮于丞相的势力。
两年前,便以通敌卖国这样莫须有的罪名,将淑妃母家满门抄斩。
年仅三岁的大皇子,也随着母妃被幽禁于冷宫。
如今宫里已是贵妃一家独大。
独占帝王的宠爱不说,还肆意操纵朝廷的官职任免,发展自已的心腹党羽。
倒是作为原配嫡妻的皇后,有些平平无奇。
当今原先没有问鼎皇位的资格,老皇帝对他的期望就是当个闲散王爷。
所以皇后作为原配,只是普通清流世家的贵女,父亲仅官至礼部侍郎。
皇后家世普通、模样普通、能力普通,没有圣宠,更没有子嗣。
虽有皇后的名分,倒像是个透明人。
就连宫权,也有大半落入了贵妃手中。
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
齐贵妃娘家本是个破落户,为了给儿子铺路,便利用圣宠收下了很多主动靠过来的官员和势力。
平沛郡的郡守,原是个寒门出身的进士,家里使不上什么劲。
但是自从抱上了贵妃的大腿后,便从一个七品的京官,摇身一变,成了平沛郡的郡守。
郡守是地方官员,从四品。
这个升迁速度,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
杜若也是才知道,原来西南州的知州,就是齐贵妃的亲弟弟。
姐弟二人一母同胞,皆为庶出,自幼相依为命,感情甚笃。
齐贵妃生下二皇子后,便为弟弟谋了这个官职。
不过就算是贵妃的亲弟弟,这回怕是也已经葬身西南了。
......
杜若这两天一直在寻找船行,想要买一艘小木船。
可惜平沛郡位于内陆平原地区,水运并不发达,只有一家船行,且已经快关门了。
“你也是来得巧了,若是你明儿再来啊,老朽已经关门回老家去咯!”
船行的东家是个和蔼的小老头,见杜若要买船,笑呵呵道。
原来河里的水位一降再降,早就用不了船了。
眼看着这营生维持不下去了,船行的东家便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去了。
船行里的伙计都已经遣散得差不多了。
“那是我走运了!”
杜若心中暗自庆幸。
其实倒也并非不能等到抵达京城之后,再购置船只。
但她始终觉得,东西得早点拿到手里,才能踏实些。
这样想着,两人便去查看了一下船只。
考虑到空间的面积,最后杜若买了一艘三米多长的小船。
让船行将小船搬运至指定的地点,再趁着四下无人之际,迅速将其收入空间里。
买船又耽搁了两天,算起来今儿已经是第四天了,不得已杜若只好又续了一天的房租。
娘俩准备去街上逛逛,明儿清早再赶路。
杜若的购物清单里,还需要买一些火折子,制作好的火把,还有植物油。
这个朝代已经有植物油了,最常见的就是菜籽油。
榨油采用传统的人工作坊的方式,费时费力,技术也不外传,价格昂贵,多是达官贵人在吃。
老百姓肚子里没有油水,别说吃不起植物油,就算吃得起,他们也更愿意吃动物油。
......
“你们在唱什么啊?可以告诉姐姐吗?姐姐有吃的!”
母女二人走在人来人往的街头。
忽然间,一阵隐隐约约的歌声传入了耳中。
仔细一听,似乎还夹杂着“妖妃”两个字。
杜若心里一惊,连忙叫住前边几个唱歌的小朋友。
听见“吃的”,几个小孩眼睛亮了亮,有些犹豫的看着杜若。
“姐姐没骗你们,我这真有吃的!”
杜若说着,从身后的背篓里拿出一块葛根。
跟店小二不一样,对于这些孩童,就算给了银子,也不一定能到他们手里。
也许半路就被人抢走了。
倒不如直接给葛根,来得实在。
“我们在...在唱一首童谣!”
站在最前边的一个小男孩,眨巴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紧紧盯着杜若手中的那块葛根。
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随后才磕磕绊绊地开口道。
“可以再唱给姐姐听吗?”
“只要你们唱清楚了,姐姐就把这块葛根给你们!”
这些孩子面黄肌瘦、穿着破烂,还隐隐以打头的那个男孩为首。
杜若估摸着,他们可能是附近的小乞丐。
听见这话,孩子们齐声唱起了童谣:
“妖妃乱国!上苍降祸,苍生罹难!”
声音清脆而响亮,但其中却透露出一丝让人不安的意味。
妖妃乱国?
杜若皱眉,追问道:
“是有人特意教你们这么唱的吗?”
听见这话,打头的小男孩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小声回答道:
“嗯,是一位老爷,让咱们走街串巷的唱这句童谣,每天每人给一小块豆饼子。”
“好的,姐姐知道了,谢谢你们!”
杜若说着,把葛根递了过去。
这些孩子拿到葛根后,便一哄而散。
“明珠,咱们出城吧!”
杜若思索片刻,对身旁的女儿说道。
好在她习惯性的把东西带在身上,客栈里并没有什么东西。
再说了,她们也没有什么行李,物资都在空间里。
外面就是一个背篓,装了半袋子葛根、一把柴刀,加上一块破布,掩人耳目罢了。
“啊?现在就出城吗?咱们不回客栈了?”
明珠不解的看着阿娘,不是说明天清早再走吗?
今天的房钱都付了。
“不等明天了,咱们现在就走了,缘由等会阿娘再告诉你!”
杜若说完,不由分说的拉着女儿的手,朝城门口的方向快步走去。
那人花钱(吃食)让这些小孩唱童谣,自然不是为了好玩的。
看来是有人要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