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 > 所有的明日 > 第5章 殖民运动和机械俄狄浦斯情节

第5章 殖民运动和机械俄狄浦斯情节

即使对于已经跨越了巨大进化门槛,成为星人的人类而言,星际旅行依然是一项挑战重重、充满未知的任务。在探索宇宙的初期,面对浩瀚无垠的星河,人类曾一度陷入困境,束手无策。那些诸如超光速旅行、穿越超空间等科幻概念,成为了人们心中对星际旅行最为向往却又似乎遥不可及的“终极方案”。

然而,现实远比幻想更为骨感。即便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系统,其遥远的距离也远远超出了当时人类技术的极限。现有的推进技术,即便是最先进的,也只能让飞船以光速的一个微小百分比缓慢前行,这意味着星际旅行将是一场跨世代的长征。巨大的“世代飞船”概念应运而生,这些庞大的太空方舟被设计用来承载足够多的人口和补给,以支持他们在漫长的旅途中生存繁衍,直至抵达目的地。然而,这一宏伟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遭遇了重重困难。技术瓶颈、资源限制,以及飞船内部因长时间封闭生活而滋生的无政府状态,都使得世代飞船的建造和运营变得异常艰难,许多项目最终不得不半途而废。

面对这一困境,人类并未放弃。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失败,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先派遣小型而快速的自动飞船前往其他恒星系统,这些飞船上搭载了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它们不仅拥有部分感知能力,还具备在目的地转化并复制地球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机器人能够利用飞船上携带的基因原料,通过生物技术“构建”出适应新环境的居民。这一方案,既解决了长途旅行中人口和补给的问题,又避免了世代飞船可能带来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然而,这一看似完美的解决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当第一批由机器人“制造”出来的人类在新星球上醒来,他们对自已由科技造物的身份产生了强烈的异样感,甚至出现了身份认知危机。这种对科技造物的俄狄浦斯情结,使第一批人类对制造他们的机器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情,他们排斥同类并且由于身份认知危机而大范围地消亡。这种情况在多个新建殖民地中蔓延开来,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的失败。近乎半数的新建殖民地尝试,都因为这一心理障碍而未能成功。

尽管如此,人类并未因此停下脚步。在经历了初期的挫折后,科学家们开始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尝试通过基因编辑和心理干预等手段,减少甚至消除这种对科技造物的排斥感。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殖民地的社会构建和文化传承,让新人类在新环境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

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人类成功地在银河系中建立了多个稳定繁荣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实现星际文明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剩下的另一半殖民地已足以为人类占领一条属于自已的银河系旋臂。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