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脑海中金手指那句“肉身为舟,善锻之”的提示出现后,悟闻便将其牢牢记在了心里。他如今己是筑基期修士,丹田内有了一丝微弱却精纯的法力,但他深知,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前世作为一名理科研究生,他深谙“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无论是盖楼还是做实验,坚实的基础都是成功的关键。修行之路,亦是如此。
“肉身是承载一切的根本。”悟闻盘膝坐在小屋内,默默思索,“法力再强,若肉身孱弱,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难以发挥全部威力,甚至可能因为承受不住强大的能量反噬自身。更何况,未来的路途必然充满未知与凶险,一副强健的体魄,无疑是保命的重要本钱。”
他开始留心观察三星洞内师兄们的日常。他发现,除了每日的打坐练气、听祖师讲道外,确实有不少师兄会进行一些额外的身体锻炼。有的师兄会在清晨扛着巨大的石锁在山道上奔跑,汗如雨下;有的师兄则会在后山的瀑布之下,任凭冰冷的水流冲击身体,磨练意志与筋骨;还有一些师兄,则会聚在一起,练习一些看似简单朴拙的拳脚功夫,呼喝之声,虎虎生风。
“看来,淬炼肉身,在仙家修行中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悟闻心中了然。
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那位热心肠的悟能师兄。悟能师兄虽然修为在“悟”字辈中不算顶尖,但胜在入门早,见识广博,而且为人随和,乐于助人。
“悟能师兄,”悟闻找到正在庭院中劈柴的悟能,“小弟近日修行略有所得,但总觉得肉身有些跟不上法力的增长,不知师兄可有淬炼肉身的基础法门指点一二?”
悟能师兄闻言,放下手中的斧头,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憨厚一笑道:“悟闻师弟此言差矣!修行本就是性命双修之事,法力要练,肉身自然也不能落下。咱们三星洞虽然以炼气法门为主,但也有一些祖师传下的基础锻体之术。喏,你看我这身板,便是常年劈柴担水,再配合一套《猿魔炼体拳》练出来的!”
说着,悟能师兄当场便给悟闻演示了几招《猿魔炼体拳》。这套拳法大开大合,模仿猿猴攀援纵跃之态,动作虽然看似粗犷,但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拉伸筋骨、锤炼肌肉的巧妙劲力。
“此拳法乃是祖师早年观察山中猿猴嬉戏打斗,结合我道家炼气之法所创,共有七十二式,能有效激发气血,强健筋骨。只是修炼起来颇为辛苦,需要持之以恒。”悟能师兄指点道,“你若有心,我可以将拳谱默写一份与你。”
悟闻大喜过望,连忙道谢:“多谢悟能师兄慷慨传授!”
除了《猿魔炼体拳》,悟闻还从其他几位师兄那里零零散散地学到了一些诸如“铁牛桩”、“虎抱头”、“龟息法”之类的基础锻体小法门。这些法门虽然不成体系,但各有侧重,有的注重力量,有的注重柔韧,有的则注重耐力与恢复。
悟闻如获至宝,每日在完成练气功课之后,便开始尝试这些淬体法门。他先从《猿魔炼体拳》入手,一招一式地模仿练习。初时,只觉得浑身肌肉酸痛难当,骨骼仿佛都要散架一般,一套拳打下来,便己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这可比单纯打坐练气要累多了!”悟闻叫苦不迭,但他并未放弃。他知道,这是肉身在适应新的刺激,是变强的必经之路。
他还需要在练气和淬体之间找到平衡。每日的时间有限,他既要保证《小周天吐纳诀》的修炼,又要挤出时间来打熬肉身。有时,他会尝试在淬体之后,立刻打坐练气,利用体内那股微弱的法力来滋养受损的肌肉和筋骨,加速恢复。他发现,这种做法虽然会消耗本就不多的法力,但恢复效果确实比单纯休息要好上一些。
然而,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于缺乏系统的指导。悟能师兄传授的拳谱虽然详细,但许多发力的诀窍、呼吸的配合,都需要自己慢慢摸索。他常常因为一个动作不到位,或者发力方式不对,而导致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扭伤了手脚。
就在这时,他的六耳天赋再次展现出了其神妙之处。
当他练习《猿魔炼体拳》时,他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体内肌肉纤维在发力时的细微撕裂声,以及在休息时那种缓慢的修复与再生过程。他能“听”到骨骼在承受压力时的轻微“呻吟”,以及血液在血管中因为剧烈运动而加速流淌的“呼啸”。
这种超凡的感知能力,让他能够比旁人更精准地把握自己身体的极限。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加大强度,什么时候应该停下休息,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运动损伤,并优化了锻炼效果。
在练习“铁牛桩”这种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姿势的桩功时,他能“听”到自己身体内部气血的流向。他发现,当姿势正确、呼吸配合得当时,气血会自然而然地流向那些需要强化的部位,产生一种温热舒适之感。而一旦姿势稍有偏差,气血的流动便会变得滞涩,甚至产生不适。
他还偷偷地“聆听”那些肉身强健的师兄们在淬体时的状态。他“听”他们练习拳法时的呼吸节奏,那种深沉而富有韵律的吐纳之声;他“听”他们发力时,肌肉瞬间绷紧所发出的那种充满力量感的“咯吱”声;他甚至能“听”到他们体内气血因为长期锻炼而变得比常人更加旺盛、更加通畅的那种独特的“轰鸣”!
这些“声音样本”,成为了悟闻淬体之路上的宝贵参照。他不断地将自己的状态与这些“样本”进行对比、校准,修正自己的动作,调整自己的呼吸,力求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他那理科生的思维也再次活跃起来。他将前世学到的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知识,与眼前的淬体法门相结合。他分析《猿魔炼体拳》的每一个动作为什么能锻炼到特定的肌群;他思考“铁牛桩”的姿势如何能有效地增强核心力量和稳定性;他甚至尝试着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一些基础的拉伸和热身动作进行改良,使其更符合“科学锻炼”的原则——尽管在这个神魔遍地的世界,他的这点“科学”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悟闻的淬体初见成效。他的身形虽然没有变得像悟能师兄那般魁梧,但肌肉却变得更加结实匀称,充满了爆发力。他的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以前挑水劈柴还会感到吃力,现在却己是轻松自如。
某日,当他再次完成一套《猿魔炼体拳》的练习,感受着体内气血奔腾、浑身暖洋洋的舒畅之感时,脑海中的金手指系统,发出了一声微不可察的轻吟:
“叮!肉身强度略有提升,气血运行略有顺畅。‘舟’之坚韧度+1。”
虽然没有像法力突破时那样有明确的境界提升和进度条,但这句简单的描述,却让悟闻心中一喜。这证明他的方向是对的,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然而,喜悦过后,新的疑问也随之而来。他发现,随着身体对这些基础淬体法门的适应,效果似乎开始逐渐减弱。他能感觉到,自己似乎遇到了第一个淬体的瓶颈。
“单纯依靠这些基础法门,恐怕难以将肉身锤炼到极致。”悟闻暗自思忖,“真正的仙家淬体之法,定然还有更深奥的玄妙。是否需要配合特殊的丹药?或者需要在某些特定的险恶环境中进行磨砺?又或者,需要将法力与淬体更深层次地结合起来?”
他抬头望向灵台方寸山深处,那里云雾缭绕,仙气氤氲,充满了未知与神秘。他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才刚刚开始。无论是法力的提升,还是肉身的锤炼,都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