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缓缓驶入北京站,熟悉的站台建筑让秦淮茹心感觉特别亲切。
"秦姐!这边!"
李静在出站口使劲挥手,旁边还站着张副局长。秦淮茹心头一跳,没想到领导亲自来接站。
"欢迎学成归来啊!"张副局长笑着接过她的行李,"怎么样,上海的大教授们没把你难住吧?"
秦淮茹连忙摇头:"收获很大,正想向您汇报呢。"
"不急,先回家看看。"张副局长指了指站外停着的吉普车,"局里派车送你回去,老人孩子肯定等急了。"
车子驶入南锣鼓巷,巷口那棵老槐树依旧挺立,几个孩子在树下玩耍,但没有棒梗他们的身影。
"就停这儿吧,谢谢师傅。"她在院门外下车,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和礼物,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院门。
"妈!妈回来了!"
最先发现她的是小当,小姑娘正在院子里晒衣服,看到秦淮茹立刻丢下衣架飞奔过来。
紧接着棒梗从屋里冲出来,后面跟着蹒跚学步的槐花,贾张氏则站在屋门口,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忙向她走来。
"妈!"槐花扑进秦淮茹怀里,小脸在她脖子上蹭来蹭去,"想妈妈!"
秦淮茹眼眶一热,蹲下身把三个孩子都搂住。三周不见,棒梗似乎又长高了,小当的辫子梳得整整齐齐,槐花说话更流利了。她挨个亲了亲他们的脸蛋。
"妈,我回来了。"
贾张氏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累了吧?锅里热着饺子,先吃饭。"
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五斗柜上的收音机擦得锃亮,窗台上的几盆花长势正好。
秦淮茹把礼物一件件拿出来:给孩子们的玩具和学习用品,给婆婆的真丝围巾和上海特产,还有给院里几户关系好的邻居带的点心。
"妈,我有件重要的事想跟您商量。"趁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新玩具,秦淮茹拉着贾张氏坐下,"领导想调我去部里工作。"
贾张氏想着:"部里?那不是比工业局更好"
"级别更高,工资也更高。"秦淮茹轻声说,看向贾张氏,"但可能需要搬家。"
出乎她的意料,贾张氏并没有立刻反对,而是沉思了一会儿:"能分到什么样的房子?"
秦淮茹一怔,没想到婆婆最先关心的是这个:"具体还不清楚,但应该比现在宽敞。我想着...如果可以的话,咱们买一套自己的房子。"
"买房?"贾张氏眼睛一亮,"咱们能买得起?"
"我算过了。"秦淮茹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次工资能涨到80多,加上您和孩子们的补贴,还有我攒的一些钱,买个小点的院子应该没问题。"
贾张氏的眼睛越来越亮。秦淮茹知道,婆婆虽然嘴上不说,但一首羡慕院里几家都是早年买的房子。
"你决定吧。"贾张氏突然说,"东旭走了这么多年,你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不容易。现在有机会往上走,我支持你。"
记得刚穿越来时贾张氏的刻薄刁难,如今老人却愿意为了她的前途离开住了几十年的西合院。
真是活得久了,什么都能看到。
"明天我去居委会问问买房的政策。"她握住婆婆的手。
贾张氏拍拍她的手,"为了棒梗他们,住好点的地方值得。对了,这事你跟张局长说了吗?"
秦淮茹摇摇头:"想先听听您的意见。"
"明天去单位好好跟领导商量。"贾张氏笑得的皱纹更显了,"工业局培养了你这么久,可不能让他们觉得你是攀高枝去了。"
第二天一早,秦淮茹特意换上了在上海买的新衬衫,提前半小时到了工业局。
阔别三周,办公楼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同事们看她的眼神多了几分好奇和敬佩。
"秦组长回来啦!"李静第一个迎上来,"听说你在培训班的发言把部里领导都震住了?"
秦淮茹笑着摇摇头:"哪有那么夸张。对了,我走的这段时间有什么重要文件吗?"
"都在你桌上呢。"李静笑着回道。
正说着,办公室电话响了。
"秦组长,来我办公室一趟。"张副局长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秦淮茹整理了一下衣领,又检查了带给张副局长的上海特产——一盒上好的龙井茶,这才快步走向领导办公室。
张副局长正在批阅文件,见她进来,摘下老花镜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培训收获如何?"
秦淮茹把茶叶放在桌上,然后从公文包里取出结业证书和厚厚一叠笔记:"这是课程资料和我整理的心得体会。这次培训确实开阔了眼界,尤其是孙教授关于物资流通效率的讲座..."
她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培训内容,重点介绍了与工作相关的几个专题。张副局长听得频频点头,不时在本子上记几笔。
"很好,看来这次派你去是对的。"张副局长满意地说,"对了,王副主任给我打过电话,提到你在上海的表现。"
秦淮茹心跳加速,知道正题来了:"领导,我正想向您汇报这件事。培训期间,我有幸向李司长汇报了我们的物资调剂方案,他提出想调我去部里参与全国试点工作。"
她原以为张副局长会惊讶甚至不悦,没想到对方只是挑了挑眉:"王副主任己经跟我通过气了。这是好事啊,秦组长。不,以后该叫你秦科长了。"
"科长?"秦淮茹愣住了。
张副局长笑着拉开抽屉,取出一份红头文件:"在你培训期间,局党委己经通过了成立物资信息科的决议,由你担任科长。不过现在看来,你可能会有更好的选择。"
秦淮茹接过文件,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她的任命。工资待遇一栏注明"按副处级标准执行",月薪将达到82元。
"领导,我..."她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别紧张。"张副局长和蔼地说,"干部流动很正常。工业局培养了你,但你若能有更大的平台,我们当然支持。不过..."
他话锋一转,"部里的调令下来前,你还是工业局的人,物资信息科的筹备工作可不能落下。"
秦淮茹立刻会意:"您放心,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
"对了,"张副局长突然想起什么,"如果你真去部里,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家里老人孩子同意搬家吗?"
秦淮茹如实相告:"正想请教领导呢。我打算买套房子,但不知道现在政策允不允许。"
"买房?"张副局长略显惊讶,"现在个人买房的可不多。不过政策上是允许的,只是手续麻烦些。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房管局的同志。"
"那太感谢了!"秦淮茹松了口气,"我婆婆很支持,就是担心孩子们转学的问题。"
"这好办。"张副局长爽快地说,"部里宿舍区附近就有不错的学校。实在不行,我爱人就在教育局工作,可以帮忙问问。"
领导的支持让秦淮茹心头大石落地。
离开办公室时,张副局长又叫住她:"不管最后怎么决定,记住工业局永远是你的娘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秦淮茹发现同事们看她的眼神更加热切了。
李静神秘兮兮地关上门:"秦姐,私下里有人说你要高升了?全办公室都在传呢!"
信息传递这么快吗?
"别瞎说。"秦淮茹压低声音,"只是有可能调动,还没确定。"
"大家都为你高兴呢!"李静真诚地说,"你升职,咱们工业局也跟着沾光不是?"
下午,秦淮茹请了半天假,带着上海买的点心去了居委会。王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热心大妈,听说她要买房,立刻翻出了一摞文件。
"现在个人买房的手续是麻烦点,但政策允许。"王主任推了推老花镜,"小秦啊,你可是咱们街道第一个自己买房的女同志!"
秦淮茹详细询问了购房流程、贷款政策和所需材料。王主任知无不言,还特意提醒她:"最好找个单位开证明,能省不少事。"
"对了,王主任,"临走前秦淮茹想起一件事,"如果买了房,户口迁移和孩子们转学怎么办?"
"这你放心。"王主任拍拍胸脯,"只要手续齐全,居委会帮你办妥。对了,你打算买哪里的房子?"
秦淮茹想了想:"最好离单位近些,环境安全,学校也要好。"
"我侄子就在房管所工作,我让他帮你留意着。"王主任热情地说,"现在房源紧张,好房子得靠抢的。"
回家的路上,秦淮茹的脚步格外轻快。她没想到买房的事这么顺利,更没想到婆婆会如此支持。
转过巷口,她看见棒梗带着小当和槐花在树下玩耍,夕阳把三个孩子的影子拉得老长。
"妈!"槐花第一个发现她,跌跌撞撞地跑过来。
秦淮茹蹲下身接住小女儿,突然意识到如果搬了家,孩子们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环境,离开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
棒梗能适应新学校吗?小当舍得离开要好的女同学吗?槐花还这么小,会不会想这里的邻居阿姨们?
"怎么了妈?"棒梗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
秦淮茹摸摸儿子的头:"如果咱们搬家,你愿意吗?"
"搬去哪?"棒梗眼睛一亮,"有单独的房间吗?"
"应该有的。"秦淮茹笑了,"但可能要转学。"
棒梗想了想:"新学校要是有足球队,我就去!"
小当却有些犹豫:"能不能等这学期结束再搬?下周就要期中考试了..."
秦淮茹心头一暖。小当一首是个认真的孩子,连这点都考虑到了。
"不急,妈妈还没决定呢。"她一手抱起槐花,一手牵起小当,"回家吃饭吧,奶奶该等急了。"
晚饭后,趁着孩子们写作业的工夫,秦淮茹把居委会了解的情况告诉了贾张氏。
"王主任说会帮忙留意房源。"她给婆婆倒了杯茶,"张副局长也答应帮忙开证明。妈,您觉得咱们买什么样的合适?"
贾张氏沉思了一会儿:"三间卧室是必须的。棒梗大了,得有自己的房间;小当和槐花可以住一间;咱们娘俩..."
"您也得有单独的房间。"秦淮茹打断她,"我想好了,至少要三室一厅。钱的事您别担心。"
贾张氏眼睛了:"淮茹啊,东旭走得早,妈跟着你过好日子了。"
"妈,说这些干什么。"秦淮茹握住婆婆粗糙的手,"咱们是一家人。"
夜深人静,秦淮茹坐在五斗柜前,翻看着从上海带回来的资料和笔记。
部里的工作无疑是个飞跃,但责任也更重;买房能让家人住得舒服,如果不够就在去趟黑市,或者用黄金;孩子们的教育不能耽误,新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考察...
她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工整地写下"家庭五年规划",然后分门别类列出需要考虑的事项:工作调动、购房安排、子女教育、家庭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