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春天,西合院里的槐树抽了新芽,但人们脸上的菜色却仍未褪去。街道办下了通知,要在各个西合院里推行"大爷制度",每个院子选出一个管事人,负责调解邻里纠纷、传达政策。
阎埠贵坐在前院的石凳上,慢条斯理地喝着茶,耳朵却竖着,听着中院传来的争执声。
"要我说,这前院的大爷,非阎老师莫属!"张婶的大嗓门传得老远,"人家是学校领导,有文化,懂政策!"
"那可不一定!"刘海中媳妇立刻反驳,"老刘在轧钢厂也是小组长,管着十几号人呢!"
阎埠贵嘴角微微上扬,并不急着掺和。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饥荒年月,谁当上这个"大爷",谁就能在分配救济粮、调解纠纷时占得先机。
街道办的王主任站在八仙桌旁,手里捏着一张名单,声音洪亮地宣布:
"经过群众推选和街道研究,咱们西合院的三位管事正式确定——前院阎埠贵,中院易中海,后院刘海中!"
掌声稀稀拉拉地响起,院里人的表情各异。阎埠贵站在人群里,面色平静,目光却扫过每个人的脸——许大茂撇着嘴,傻柱蹲在边上嗑瓜子,贾东旭站在易中海身后,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得意。
"往后院里的大事小情,就由三位大爷协调解决。"王主任环视众人,"希望大家积极配合工作。"
说到管事大爷,就要解释一下:在六七十年代(即《情满西合院》所处的时代背景),北京西合院里的"管事大爷"是居民自治的核心人物,承担着管理院内事务、调解纠纷、维护邻里关系的职责。他们的主要工作有几个方面。
首先是调解邻里矛盾。西合院住户密集,各家生活琐事容易引发争执,管事大爷需主持公道,比如:分配公用空间(如厨房、晾衣区、杂物堆放);化解家庭纠纷(婆媳矛盾、兄弟分家等);处理日常口角(孩子打架、占便宜、噪音等问题)。
其次是组织集体事务。当时许多生活资源需共享或集体分配,大爷们负责协调:统筹公共设施使用(如水管、电表、厕所清扫);组织冬储大白菜、煤球等生活物资的分配;主持婚丧嫁娶等红白事的筹备,号召邻里帮忙。
再者是配合街道政策落实。六七十年代社会动员频繁,大爷们是政府与居民的“桥梁”:传达街道办、居委会的通知(如卫生检查、政治学习); 协助人口登记、票证发放(粮票、布票等);动员居民参与义务劳动(扫雪、挖防空洞等)。
还有就是维护传统道德与规矩。管事大爷不仅是管理者,也是“道德权威”:监督院内风气,批评不良行为(如偷窃、赌博);倡导尊老爱幼、互助互让的邻里文化;对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如不孝、霸凌)进行训诫。
最后是应对突发状况。协调救灾(如暴雨、火灾时的互助);处理紧急事件(重病送医、孤寡老人照料等)。
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过多的依赖个人威望,容易因偏心引发矛盾(如剧中二大爷刘海中滥用职权)。
这种自治模式虽非官方制度,却是特殊时期基层社会运转的重要方式,反映了传统“熟人社会”的管理智慧,也成为《情满西合院》中人情冷暖的缩影。
选举结束后,三位新晋大爷被叫到街道办开会。
王主任详细讲解了工作职责,最后特别强调:"现在粮食紧张,你们要协助街道做好救济粮的发放工作,务必公平公正!"
回院的路上,易中海突然开口:"老阎啊,听说你家解成在机械厂保卫科干得不错?"
阎埠贵心里不太确定易中海要说什么,面上却不动声色:"还行吧,孩子刚参加工作,还在学习阶段。"
"年轻人有前途好啊。不过..."易中海偏向阎埠贵的方向压低声音,"现在这年头,做人还是低调点好。我听说,有人反映你们家粮食比别人家多..."
阎埠贵立刻露出惶恐的表情:"老易,这绝对是污蔑!我们家和院里大家一样,都是勉强糊口啊!"
易中海拍拍他的肩膀:"我就是提醒一下。咱们当了大爷,更要以身作则,对吧?"
阎埠贵连连点头,心里却冷笑:易中海这老小子是想拿捏他啊!
回到院里,贾东旭屁颠屁颠地走向易中海,脸上堆着笑:"师父,恭喜啊!这一大爷的位置,非您莫属!"
易中海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东旭啊,你现在也是厂里的骨干了,以后院里的事,多帮着操操心。"
贾东旭眼睛一亮:"师父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他心里美滋滋的,易中海无儿无女,这些年对他格外照顾,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把他当养老人培养呢!
可贾东旭自己却不这么想。
"妈,您说易大爷是不是真打算让我给他养老?"晚上,贾东旭躺在床上,小声问贾张氏。
贾张氏撇撇嘴:"他倒是想得美!你可是咱们贾家的独苗,凭啥给他养老?"
"可他确实帮了咱家不少..."
"那是他自愿的!"贾张氏三角眼一瞪,"再说了,他易中海才多大岁数?说不定还能生呢!"
贾东旭一愣:"生?他跟一大妈不是..."
贾张氏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你懂什么?我听说,易中海在外头没少找女人试,可惜啊,没一个怀上的。后来他偷偷去查了,你猜怎么着?一大妈是有点妇科病,可他的问题更大!"
贾东旭倒吸一口凉气:"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贾张氏得意道,"所以啊,他越是对你好,你越得端着点,别傻乎乎地真给他当儿子!"
第二天,阎埠贵正在前院修自行车,易中海背着手踱了过来。
"老阎啊,"易中海笑眯眯的,"咱们仨得合计合计,把这大院管好。"
阎埠贵手上动作不停:"老易有什么高见?"
"谈不上高见。"易中海蹲下身,声音压低,"前院你熟悉,就交给你了。中院我盯着,后院老刘管。遇到大事,咱们商量着来。"
话说得客气,但意思很明确——分区而治,互不干涉。
阎埠贵点点头:"成啊,就听老易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