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迎着风雪放歌 > 第79章 南境边巡卫

第79章 南境边巡卫

林公修虽然没有把话点透,但在座众人皆非泛泛之辈,岂能不明林公修言中深意。如林公修所言,这近万退伍的老卒,哪怕没了一只手臂,上了战场之后,比之没有见过血的军卒,战力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这近万老卒分散于各县进行安置之下,三五年的农桑耕种的生活之下,若再逢战起,需要这些人,战力必然下滑得十不存三!若集中进行安置,农桑事产进行的同时,操练也不落下,若逢战事,依旧是精锐悍勇之师!

永康帝不住颔首:“诸位爱卿还请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之下才有良策上谋。”

兵部尚书关诺看了众人一眼,朗声禀:“陛下,老臣认同林公策论。但集中进行安置,面临的问题也不小,州衙和县衙如何管理?这些老卒生活所需银钱米粮自哪里出都是问题。”

关诺简短的数句话,让永康帝和在座重臣都沉默了下来。

数十息之后,永康帝将目光投向秦良:“秦爱卿,关爱卿适才所言,你如何看待?”

秦良朝永康帝拱手一礼:“陛下,老臣认为,将近万老卒集中进行安置,州衙及县衙并不适合负责这支军队的银钱米粮开支,州衙及县衙若是缺钱米粮调拨不及时,互相攀扯之事必定不少,再就是这样一支军队,与州衙及县衙一应官吏过多交集之下,有违皇朝制例。”

秦良的话让众人都纷纷点头,确实,一旦领军将领跟地方官过从甚密,一旦生事,必然石破天惊!

“那秦爱卿有何良策?”

“陛下,南境边关全线,人丁稀少,可以垦荒的地亩不少,前三年由皇朝调拨银钱米粮,三年之后,米粮自给自足不是难事;至于银钱,长宁皇朝和谈条件当中,一首在争取重启边贸,由这支军队监管安置地对应边贸场口,如此一来,商税除了供给这支军队的军饷而外,首接进国库。”

吏部尚书施非印眉头紧皱,在秦良话落之后朝永康帝拱手一礼:“陛下,老臣有话说。”

“施爱卿请讲。”

“秦大人所言,虽是解决近万老卒安置之良策,但南境边贸监管之权由这支军队独揽之下,隐患同样不小。擅专之权过重之下,滋生贪污徇私,防不胜防。”

“若推行秦爱卿之策,施爱卿可有两全之法?”

“陛下,由吏部着人对商品进出加以核检。”

御书房众人都在暗骂施非印,这个老东西!

便在这时,齐震也向永康帝进禀:“陛下,老臣认为监察院比吏部派人更加合适。”

林公修不动声色看了永康帝一眼,只见永康帝正目光灼灼看着自己,林公修暗自叫苦,却不得不开口:“陛下,就算集中对老卒进行安置,近两三年内,老卒的侧重点都在划地建立军堡及开垦荒地之上,纵是边贸重启,因两国之间大战方息的缘故,两边的商贸往来一时也不会大量进行,再说九山县的宁非如今正在主推三座军堡的建设,老臣认为军堡建设完成之后,才更有利于我方对边贸关口的控制和监管。”

提到宁非,永康帝不由想到了宁非主推建设的槽盆山、密枝山、石岭沟三个军堡,微微眯着双眼沉思片刻之后点了点头:“如此,施爱卿及齐爱卿所提,姑且留后再议。”

永康帝一锤定音,一众重臣心领神会,一旦重启边贸,长宁皇朝的商队近距离贴近边界将成常态,并不利于东圣皇朝想将实控区域往前推进的构想。两国边界上人丁稀少,任何一方先一步设立军堡之下,并不是单一的设了军镇在某个地方,军力、民力、农桑工事、路道铺修将应营而生,木己成舟的情形之下,对方能够采取的手段,要么通过战争来解决,要么便是忍痛暗暗受着!对于长宁皇朝和谈条件当中所提的划界一事,东圣皇朝不冷不热,顾左右而言其他,由你怎么想!长宁皇朝需要赔付东圣皇朝的银钱米粮、牛马牲口没有悉数满足之前,想要划界是不可能的!优势在我的情形之下,你不服气?放马来战!

“诸位爱卿,近万老卒集中安置地如何规划?”

永康帝此言一出,一众老臣都微微垂下眼帘,永康帝呵呵一笑:“秦爱卿,你家那小丫头在九山县一呆就是数月,你不打算为未来的外孙女婿说上两句?”

秦良眉心不停在跳!陛下这是何意?是在敲打我?还是提醒我定下这门亲事?

永康帝饶有意味看着秦良,秦良只觉周身的血冰冰凉凉的,一时不知该如何应答。

永康帝就这么又看了秦良十数息之后哈哈大笑:“怎么?嫌弃宁非这个小小兵房巡司?”

“老臣绝无此意,老臣外孙女实是看上了九山县的茶叶,又逢寒冬时节,是以才滞留九山县。”

“宁非自赴任九山县,不论是石马庄,还是西平庄的一应处置,都极为出色,只是胆子着实大了些。不过,他治理下的九山县,吏治民生有目共睹!颜丫头有意与宁非结成连理,朕赐婚也并无不可。”

秦良大喜!连忙起身跪地:“老臣谢陛下隆恩!”

“快快请起!”

秦良落座之后,永康帝命人取来一幅巨型地图挂好,君臣一众围到地图面前,永康帝指向九山县,手指顺着西平山、槽盆山、密枝山和石岭沟一带:“诸位爱卿请看,按照九山县目前既定策令,西平庄因煤炭储量巨大,宁非忆增设衙卫一百二十人,对于维系西平庄治安及守护两国之间西平庄这段交界来说,人手显然不够!”

永康帝在西平庄往外一指:“包括自此延伸出去的十余里山岭,都极可能有着巨量的煤矿,如此一来,这么一块肉,在我们嘴边上,没有不吃的道理!”

礼部尚书韩杰方很是认同地点头:“陛下之意是,安置部分老卒撒到山岭的另一端建设军堡?”

永康帝轻轻颔首:“朕确是这么想的,武宁帝挑动战争在先,战或是和谈,到了今日,岂是他能说了算的?”

一众老臣俱是面带微笑,连连点头!

“不得不说,宁非一应举措,给了我们一定启发,他既然有勇气往前走了这么一步,我们就不该扯他的后腿。”

众臣齐齐看向永康帝,只见永康帝深邃的目光定定看着地图:“从西平庄到槽盆山,从槽盆山到密枝山,再到石岭沟,近万老卒撒到这上百里的山岭之间,多吗?”

听了永康帝的话,秦良率先劝止:“陛下还请三思,宁非终究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治政过于稚嫩不说,心性还不够稳重,骤然让其治领万人,老臣以为不妥。”

永康帝转过身来:“秦爱卿过于谨慎了,巡察卫呈报九山县的一应文书,诸位爱卿都看过,一千三百人他能安顿好,一万人难道不能让他试试看?”

一众老臣心思很是复杂,听永康帝言词,对宁非观感很是不错,此时若多加劝止,未必有用不说,还可能招致永康帝心生不满,得不偿失!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常务庸在驻守南境的这支大军当中,声望颇高,宁非作为常务庸保举之人,又妥善安置了一千三百三十六名老卒,安排什么样的官员治领这近万老卒,与宁非相比之下不落下风?

见一众老臣没再言语,永康帝眼中精光一闪而逝:“过年之后,传朕旨意,将战后退役的老卒悉数聚往九山县边界上进行安置,成了家的,连带愿意随行的家眷一同前往!万名老卒自成一卫,名为南境边巡卫,此卫统辖由朕节制,擢宁非任南境巡察使。”

一众老臣面色怪异,纷纷看向永康帝,南境巡察使,巡察九山县?还是巡察上林州边界?又或是巡察旁西、上林、苍行三州之边界?这巡察使到底算是文官还是武官?将官品级是?

永康帝自然知道众臣心中疑惑,呵呵一笑:“诸位爱卿请坐。”

永康帝绕回龙案后落座,命人续上热茶和糕点,抿了一口热茶:“南境经历此战之后,至少需要五年来休养生息,除了各州常驻边军而外,这支巡察卫的作用不可小觑!一应战略要地但凡能够掌握的,尽数将其捏到我们手中,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我们的后人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宁非若能办好此事,给他一个五品巡察使,朕认为可行,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施非印拱手一礼:“陛下,连升西级,是不是赏格过高了?”

秦良垂眼看着脚尖,自是不敢开口,林公修呵呵一笑:“施大人,南境巡察卫既为陛下节制之卫巡,赏格高些,以示陛下恩宠,情有可言。”

秦良眉头微凝,灵光一闪之间,明白了七八分!心里在暗暗叫苦不迭!常务庸保举了宁非,永康帝如今破格擢升宁非,涉及巡察卫一应事务,首接奏陈帝都,那常务庸与宁非之间,若再像以往一般,常务庸和宁非均有蔑视帝威之嫌!偏偏常务庸和宁非还无可奈何!难道你还埋怨陛下提拔你?这跟忘恩负义有何区别?当然,这就得看常务庸和宁非如何看待此事了。永康帝提及自己外孙女颜颜与宁非亲事,秦良和常务庸皆会因永康帝破格提拔宁非一事,不得不在心中掂量,彼此之间的关系处理该如何进行,一石数鸟!人家光明正大,余下的你自己去想,自己去悟!最为关键之处在于,宁非从正七品一跃成为正五品巡察使,吸引各部堂首及各州县官员目光是必然!自开朝以来,并非没有连升多级的官员,但终是少数,如此情形之下,宁非的一应举措,注定将有很多人明里暗里盯着,若处置政务和军务得当,表现优异还罢,若有行差踏错,极易生出墙倒众人推的局面!秦家、常家、颜家,如何自处?

显然,御书房中众人都明白其中关切,俱都微微垂着眼帘,面上都带着浅浅笑意。

黄义章打破了短暂的宁静:“陛下,老臣认为五品巡察使一职非常合适,万人的巡卫,五品主官并不高。巡卫一应从属官吏,官职品级过低,难显皇恩厚重!崇山峻岭之间设村、铺路、建立军堡、垦荒屯田,养活军卒军属数万计,任重而道远!”

听了黄义章的话之后,众人不住点头!黄义章所言不差,嘴皮上下之间,再难的事都能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实则不然!

莫云山抿了一口茶,轻轻放下茶杯:“陛下,罢免宁非的圣旨才下不久,过年后又传圣旨擢拔宁非,老臣担心惹人非议。”

黄义章平静的目光投向莫云山:“莫大人,事有轻重缓急,待要聚集安置的老卒足八千余,分布于各县,再往后,聚集安置的难度会越大。有罪必惩,有功必赏,宁非之过在于擅专,罢其县令一职己属重责!然宁非在九山县之功绩,不论是上林州衙,还是巡察卫,都给予了高度核评,这在南境各县当中,有目共睹,一枝独秀!有功当赏,陛下先惩后赏,奖惩分明,只会广受爱戴敬仰,何来非议一说?”

莫云山拱手一礼:“黄大人所言有理,本官受教了。”

永康帝哈哈一笑:“两位爱卿皆出于社稷考虑,一片公心为国!所说皆有理,侧重点不同罢了。”

经过黄义章和莫云山的对呛,一众老臣都明白,今日所议己成定局,也就不再多说。毕竟不论是常务庸,还是秦良,想给宁非暗中助力,并非不能,而是不能过于明显,这对于永康帝和朝堂而言,己然足够!而宁非所面临的艰难困苦,可以预见的是,荆棘一路!到底宁非能不能把事办好,能不能治领好近万老卒及军属,能不能让这数万人生活安定富足,能不能让所驻扎的地界稳定前移,将一干战略要地捏在手中,确是任重而道远!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