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一木声音低沉而冰冷:“平田的部队负责在正面牵制,我们埋伏在后山小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喉结上下滚动,眼中闪过一丝阴鸷,“等平田一郎率领的部队与李云龙的部队交火,特战队即刻出击,务必一击致命。” 山本一木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一字一顿地强调着,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肃杀之气。
想到李云龙这个名字,山本一木的眼神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最初听到这个名字时,他几乎是不屑地嗤笑了一声。
那是在司令部的作战会议上,筱冢义男将军面色阴沉,将一份战报甩在桌上,上面 “李云龙” 的名字被红笔重重圈起。
“独立团在苍云岭重创坂田联队,这个李云龙,必须除掉。” 将军的声音带着怒意,而他当时站在一旁,目光扫过名字,满脸不屑。
多么普通的名字啊,就像乡下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随处可见。他甚至懒得去记住这个名字,只当是又一个即将被征服的中国基层军官。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就是这么个"农夫"般不起眼的名字,却差点让他在军界身败名裂。
想到这里,山本一木的指节不自觉地收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接着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山本一木出身于军人世家,从小就被灌输着武士道精神。
17岁那年,他以帝国陆军军官学校建校以来最高分的成绩入学。
在校期间,他的名字总是出现在各科成绩榜首,战术指挥课上提出的方案常常让教官们眼前一亮。
毕业时,他的毕业论文《传统陆军战术改革研究》更是引起轩然大波——那是一篇将德意志先进军事理论与日本国情相结合的杰作。
论文发表当天,学校领导就召开大会讨论,座无虚席。
山本一木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将军们专注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论文引起的轰动远超预期,军界大佬们纷纷打来电话表示关注。最让他自豪的是,天皇陛下竟然亲自接见了他——这是多少军人梦寐以求的荣耀啊!
毕业后,军界更是专门召开会议讨论他的论文。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将军们,此刻却像小学生一样认真记录他的每一个观点。最终,军方决定全面采纳他的改革方案,甚至为此制定了派遣优秀军官赴德深造的计划。
而作为论文作者,山本一木本可以轻松获得"保送"名额。
但山本一木拒绝了。
骄傲如他,怎能接受这种特殊待遇?
他要用实力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机会。
于是,山本一木和其他优秀毕业生一起参加了残酷的选拔考核。
当最终名单公布时,山本一木的名字赫然在首批赴德军官之列。
那一刻,他感觉整个京都在为自己喝彩。
之后在留德期间,山本一木依然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德帼教官们对这个东方学生赞不绝口,甚至破例让他参与高级战术研讨。
那些曾经只对德帼军官开放的机密资料,现在也任他翻阅。
每次考核,山本一木总是第一个交卷,而且成绩永远是"优"。
想到这里,山本一木的眼神重新变得冰冷。
正是这样一路顺遂的经历,造就了他不可一世的性格。
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失败,更没想到会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军官手里。
这个认知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自尊心上。
"李云龙......"山本一木再次念出这个名字,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恨意。
这次,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次,他要亲手割下那个"农夫"的头颅,洗刷自己的耻辱。想到即将到来的战斗,他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残忍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