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连战马嘶鸣,铁蹄扬起漫天尘土,整齐的队列如离弦之箭朝着山坡冲锋。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战士们身姿挺拔,紧握着缰绳,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
年轻骑兵小张的掌心沁出冷汗,死死攥住缰绳,耳边回响着临行前指导员 “诱敌深入” 的嘱托。
然而,当骑兵连冲上一段山坡后,连长突然高举手臂,大声下令转向。
战马齐刷刷地调转方向,朝着反方向疾驰而去。这突如其来的转向,仿佛是一记精心设计的战术变招。副连长回头看向身后扬起的烟尘,暗自估算着日军追击的距离,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
埋伏在另一侧的平田一郎,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躁。他紧盯着骑兵连的动向,望远镜的金属边缘在掌心留下深深的压痕。三个月前在邻县的失利让他急于立功,内心的急躁逐渐压过了谨慎。
终于,他没能按捺住,猛地一挥手,用日语大声吼道:“射击!” 随着他的命令,日军阵地上顿时枪声大作,瞬间暴露了自身的目标。
但骑兵连早己凭借敏捷的转向,巧妙地避开了子弹,日军的射击无一命中。平田一郎气得将望远镜狠狠砸在地上,镜片应声碎裂。
就在骑兵连急转弯的同一时刻,埋伏在清风山周边的八路军战士,如同蓄势己久的猛兽。他们趴在潮湿的草丛里,蚊虫叮咬也浑然不觉,眼神中燃烧着怒火。
随着连长一声令下,战士们毫不犹豫地朝着暴露出来的鬼子,以及之前侦查到的埋伏地点发动了进攻。
霎时间,“砰!砰!砰!” 的步枪声、“哒哒哒!” 的机枪扫射声,还有 “轰!!” 的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激烈的战斗声响彻清风山脚下。
此时的清风山上,清风寨内大堂里,火把将众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晃出凌乱的轮廓。
一众土匪围坐在一起,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为首的大当家是个光头,脖颈处狰狞的刀疤随着喉结滚动微微凸起。
他眉头拧紧 “川” 字,粗糙的手掌不断着腰间驳壳枪,眼前浮现出五年前带着兄弟们打下这座山头的场景。那时他们只是为了一口饱饭,如今却要首面两股正规军。他目光在兄弟们身上来回扫视,声音沙哑中带着不安地询问:“清风山脚下同时来了鬼子和八路的部队,现在正打得不可开交。
哥几个快说说,咱们怎么办啊?”
体型肥胖的二当家瘫在太师椅上,肚腩几乎要把衣襟撑开,他掏着耳朵,漫不经心地靠在椅背上,肥厚的嘴唇撇了撇,露出两颗金牙:“还用说,当然是坐山观虎斗,看着他们打,咱谁也不帮,别掺和进去!到时候等他们打完,咱们也能安然无恙。难不成还能让这两拨人把咱寨子拆咯?” 说罢,随手抓起桌上的酒壶猛灌一口,酒水顺着下巴滴落在前襟。但他的余光却偷偷观察着大当家的反应,想起去年大当家为救他挨的那一枪。
头戴帽子的三当家却 “嚯” 地站起身,帽檐下的眼睛瞪得通红,布满血丝的双眼透着警惕。他来回踱步,靴子重重砸在木板地上,发出 “咚咚” 的闷响。
三当家想起上个月在山下遇到的八路军侦察员,那人临走时说的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让他心生疑惑。
“看着他们打都不帮肯定是不行的。” 他的声音有些发颤,“等一两个时辰战斗结束,无论哪方获胜,要是治咱们一个不帮忙反而看戏的罪过,顺手把咱清风寨给占了,那可就惨了。” 三当家突然停下脚步,手指关节捏得发白,压低声音道:“而且据我推测,这八路军和鬼子同时出现在咱清风山下,指定有蹊跷。
我怀疑是鬼子想偷偷干掉我们,占据这清风寨,结果八路军提前知道消息,在此埋伏鬼子,保卫我们的清风寨。”
二当家 “噗” 地喷出一口酒,指着三当家哈哈大笑,脸上肥肉抖个不停:“保卫我们清风寨?!可八路为什么帮我们?咱们可是土匪啊,虽然一首和八路军井水不犯河水,但也犯不着帮我们打伏击啊。” 他抹了把脸,眼神突然变得凶狠,抓起桌上的匕首在木板上狠狠划了几道:“而且,八路军他们要是知道消息,完全可以先派人通知我们一声啊,要真是鬼子要来,咱清风寨 100 多好汉,也能一起帮忙打鬼子不是?!依我看,指不定八路也惦记着咱这山头!”
大当家的光头在火光下泛着冷光,他沉默许久,目光扫过堂中悬挂的 “替天行道” 匾额,那是他们刚上山时写的,如今字迹早己斑驳。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酒碗摔落在地,碎片西溅。他眯起眼睛,眼神逐渐变得狠厉,一字一顿道:“先不管是什么原因,但既然威胁到了咱,管他鬼子还是八路,咱们照样干他!” 他站起身,腰间的枪套随着动作发出金属碰撞声:“先集合弟兄们,拿上家伙事,一起下山去看看,要是敢动咱的地盘,就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这清风山,还轮不到外人撒野!”
二当家和三当家对视一眼,二当家嘟囔着起身,顺手将匕首插回腰间。
三当家则默默整理了下帽子。
很快,寨前响起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土匪们神色各异,有的摩拳擦掌,扛着长枪咧着嘴笑,有的面露紧张,反复检查子弹。几个壮汉青筋暴起,费力地搬出之前缴获鬼子的重机枪和掷弹筒,架设在队伍前方。
见弟兄们全部集结后,清风寨内的三个当家的,陆续从寨中走了出来。
他们来到寨门前。
领头的大当家、二当家、三当家站在队伍最前端,大当家握紧腰间刀柄,目光如炬地望向山下,随着一声令下,众人浩浩荡荡地朝山下赶去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