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98章 船烂还有三千钉(求月票!)

第98章 船烂还有三千钉(求月票!)

周砚一个激灵就从床上蹦了起来,连鞋都没穿就往楼下跑,楼道是黑的,咚的一头撞在了楼梯墙上,一声没吭,扶着墙就冲下楼,拉开门。

天没亮,雨还在下,滴滴答答的。

周杰穿着蓑衣,拿着手电站在门口,闻声把手电打向周砚,瞧见他光着脚,额头流血不由惊了一下,“周砚,你头怎么了?”

周砚哪还顾得上这些,急的眼睛都红了,抓着周杰的手问道:“杰哥,你刚刚说什么?我家房子塌了?我爸妈呢?沫沫呢?”

“房塌了,人没事!”周杰连忙应道,“都跑出来了!”

周砚松开了抓着他的手,腿一软,靠着门才站稳,现在开始觉得脑门有点疼了。

人没事就行,那破房塌了也就塌了。

谁懂啊,差点把他整破防。

“赶紧把脑门上的血止一止,要不要上卫生院啊?”周杰一脸关切的问道。

“没事,擦破点皮,我去穿双鞋就回村。”周砚缓过劲来,从周杰手里拿过电筒,“你在此处等我。”

“哦。”周杰应了一声,往屋檐下站了站,抹了一把脸上的水。

周砚找了块镜子查看了一下额头,眉角鼓了个包,蹭破了点皮,血顺着眼角往下流了一截,看起来有点渗人,其实没啥大碍。

厨房有一小瓶碘酒,拿棉花随便消了个毒,雨不大,戴个斗笠就推着自行车出门。

“什么情况?啥时候塌的?”路上,周砚向周杰问道。

“下半夜塌的,轰的一下,半个村都听见了,我爸不放心爬起来看了一眼,把我和浩子喊起来帮忙了,说是你们家塌了,让我赶紧来喊你回去。”周杰跟在他身边,一边宽慰道:“你放心,人没事,四叔把四嬢和沫沫都带出来了,大爷、我爸、三叔、四叔他们都在呢,没事的。”

“好。”周砚点头,但脚下蹬的更快了。

大半夜塌房,他妈和周沫沫肯定吓坏了。

“慢点,路滑的很……”周杰有点跟不上了,在后边喊道,一会功夫,连周杰的手电影子都瞧不见了。

周砚回到周村,远远的便瞧见自家房子那十几束手电光来回照着,乌泱泱站了几十个人。

“周砚回来了!”

有人瞧见周砚,出声喊道。

周砚把车停下,瞧见了人群中的叔伯、兄弟,还有同村的村民们。

周卫国穿件背心,握着一把铲子,淋的浑身湿透。

二伯周泽一身泥浆,像是刚从泥潭里爬起来。

周宏伟和他爹、爷爷也都来了。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工具,想必是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赶来了。

周砚看向房子。

原本还算宽敞的房子,这会已经塌的只剩下半截土夯墙,再看不出半点原先的模样。

赵铁英和周淼光着脚站在院子里,看着自家倒塌的房子,神情都有点茫然和无措。

住了二十多年的房子,说塌就塌了,一时间谁都接受不了啊。

“妈!老汉!”周砚跑了过去,一把抱住了两人。

“周砚……我们的房子塌了……”赵铁英抬头看他,声音有点嘶哑,脸上的水分不清是眼泪还是雨水。

“没得事!人没事就好,房子塌了,以后重修就行!”周砚伸手拍了拍她的后背,感觉她浑身冰冷,连忙把头上的斗笠盖在她头上。

周淼也是伸手搂住了她的肩宽慰道:“就是,周砚说得对,人没事就好。”

赵铁英点了点头,情绪稍缓。

“老汉,沫沫呢?怎么没看到她?”周砚左右看着,问道。

“你们放心,沫沫没得事,周浩抱你奶奶哪里去了,房子塌了都没醒呢,睡得香得很。”二伯开口应道。

“要得!”周砚悬着的心完全放下了,只要人没事,塌掉的房子迟早能重新建起来,而且还会是更好更大的!

“走嘛,妈,老汉,先去奶奶那里换身干衣服,这雨太冷了,大家都在淋雨,等会感冒了才麻烦。”

“这破房子守着没得意义,等明天天亮雨停了,再来看看有没有能收拾出来的东西,回头我们再推了重建就是!”周砚搀起赵铁英和周淼往外走,两人这会还没完全回过神来,他必须站出来做主。

这场秋雨有点冷,不光是他们一家,还有几十个爷们在雨里站着,淋着呢。

难不成还让他们连夜帮忙挖一堆破烂柜子、锅碗瓢盆吗?

“对头,先去把衣服换了,把头发烘干!”大爷周清跟着说道。

赵红拿了两双凉鞋过来,要让他们换上。

“鞋子,我们有!”赵铁英说道。

周砚这才注意到他妈怀里竟然抱着他买的那两双皮鞋,还有一个小木盒。

老周同志也没空着手,肩上跨了个布包,就是他平时出门杀牛跨的那个,里边满满当当,想必都是杀牛的工具。

好嘛,重要生产工具和家产都是成功抢救转移了的。

老辈子还是稳当。

“四嬢,你们先穿这个,皮鞋脏了难打整,一脚泥巴。”赵红从她手里把两双皮鞋拿走,用蓑衣盖住,让他们把凉鞋换上。

周砚看着一众叔伯兄弟和本家亲戚,鞠了一躬,直起身来朗声道:“各位叔伯兄弟,嬢嬢嫂子们,我周砚代表我们全家向你们半夜赶来支援表示感谢,以后有什么用得着我周砚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一定尽力帮忙。”

“今天太冷了,雨又大,大家先回去换衣裳,烘干头发,喝点姜汤,一定要做好保暖,我回头再登门道谢。”

刚穿上鞋的赵铁英和周淼,看着周砚都有些出神。

这娃娃,已经能当家主事了!

“自家人,有啥子好谢嘛!”

“就是!都是应该的!”

“走嘛,你把你妈、老汉先带去换身干衣服,明天雨停了我们再来看看怎么挖。”

众人笑着应道,看着周砚眼里都有欣慰之色。

这娃懂事也懂感恩,半夜淋这场雨,也觉得心头是暖的。

老太太屋里亮着灯,昏黄的灯光,在这冷雨夜里显得格外温暖。

堂屋关着半扇门,中间摆了两盆炭火,众人一进门就感觉暖烘烘的。

一旁的椅子上放了两套干衣服,两条干毛巾。

老太太从厨房端着一个托盘出来,托盘里是六碗冒着热气的红糖姜汤,一边说道:“老四,带铁英先去把头发擦干,衣服换了,然后来把姜汤喝了。”

“要得,妈。”周淼应了一声,拿了衣服搂着赵铁英往里屋走。

“你倒是来的快。”老太太看了眼周砚,笑道:“去,跟你小叔去换身衣裳,他的衣裳你穿着合适,也来喝碗姜汤。”

“要得奶奶!”周砚笑着应道。

“赵红,你喝了姜汤回去换衣裳,喊他们换了衣裳来烤火喝姜汤,顺便商量事情。”老太太又看着赵红吩咐道。

“好,奶奶。”赵红点头,接过老太太递来的姜汤,吹着热气喝了一口,感觉身体立马暖和起来。

周砚心中不禁感慨,老太太不愧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坐镇家中,丝毫不乱,在家把后勤工作安排的妥妥当当,稳定军心。

周砚换了衣服去隔壁看了眼周沫沫,小家伙睡的正香,不知道梦到了什么,嘴角还挂着一丝口水,估计连房子塌了都不知道。

众人换了衣服出来,围着火盆烤火,喝着热腾腾的姜汤,冰冷的身体很快变得暖和起来,眼里也有了生气。

赵铁英捧着碗喝完了一碗姜汤,长舒了一口气,眼里还有几分心有余悸,喃喃道:“人没事就好。”

周淼拿着干毛巾在给她擦头发,也是点头道:“就是,一家人齐齐整整,比啥都重要。”

“对头,船烂还有三千钉,火烧斑竹根根青,只要人还在,三间屋子两年就起来了。”老太太从厨房出来,笑着道。

“妈,你说得对。”赵铁英也跟着笑了。

说话间,各位叔伯哥哥和女眷都来了,把伞和蓑衣放在院里,纷纷走进堂屋。

“奶奶屋头好暖和哦。”周杰搓着手道。

“来,先喝碗姜汤。”周砚连忙给大家端姜茶。

一碗姜茶下肚,立马暖和起来。

老太太坐首位,长辈们都坐椅子,周砚他们这些小辈要么坐小马扎,要么站着。

在这个家,只要有大事,老太太就是当之无愧的话事人。

老太太开口道:“今天老四的房子塌了,事发突然,人没事已是万幸。从明天开始,你们把正事办完了就来帮忙挖掘,看能不能挖出一些能用的东西,减少一些损失。”

“要得!”众人纷纷点头应道。

老太太又看着周浩道:“周浩,你难得回来一趟,刚结婚,再有几天就要归队,你只管按计划带月月去蓉城耍,屋里头多你一个也挖不出啥子金元宝。”

“奶奶,我要留下来……”周浩还想说点什么。

“周浩,听你奶奶的,我屋头下面就压了几个破烂柜子和一堆旧衣服,不值几个钱,挖出来也多半没得用了。”赵铁英开口,看着周浩和他身边站着的陈月月道:“结婚就这一回,月月好不容易等你回来结婚,做好计划要去度蜜月,这是将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回忆,你要分得清哪个重要。”

陈月月听得一脸感动,眼眶红红的。

二伯闻言也点头道:“就听你奶奶和四嬢的,家里这么多人,没得问题。”

“好。”周浩这才点头,握紧了新婚妻子的手。

老太太接着道:“老四、铁英,明天把东边那间房收拾出来,你们暂时回老屋住一段时间,啥时候把新屋修好了,你们再搬出去。”

“妈,这不太方便吧……”赵铁英面露犹豫之色,老周家的规矩,成了家就得搬出去住,他们一家四口再搬回老宅,她觉得不太合适。

修房子哪有那么简单,她们现在手里就几十块钱,不晓得等到哪年哪月才能修的起房子。

长期住在老宅,几兄弟间难免会有一些想法的,这不合老太太立的规矩。

周淼没开口,看着赵铁英等她做决定。

“铁英,你就听妈的,这种事情谁也想不到,先回来住一段时间。”大伯母开口劝道。

“就是,平时缺点啥子就来我们屋头拿,住得近又方便。”二伯母跟着道。

“妈都开口了,你有啥子不方便嘛,都是自家人。”三伯母也开口。

大家好言相劝,都想帮老四一家度过难关。

可赵铁英就是觉得心里头这关过不去,卫国刚上任,现在当了武装部部长,这两天已经开始有人给他说亲了,要是让别人晓得他们这哥嫂带着娃娃因为房子塌了在家里头住,别个姑娘会怎么想?

家人一心为他们考虑,她也不能光想着自己撒。

周砚听了一会,看出了他妈的心思,开口道:“妈,你们要不就搬到我饭店去住!”

“饭店楼上那么大的地方空着,找泥瓦匠立两面墙就是一个房间,买两床铺盖就能睡。”

“修新房的事情,可以年过了再考虑。”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