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争论

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

太监那尖细的声音响起:“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凤双双身姿挺拔,率先出列,她神色庄重,声音清脆而响亮,有条不紊地说道:“启奏陛下,此次为筹备北方赈灾款项,在陛下举办的家宴上,诸位王公贵族慷慨解囊,共凑得赈灾款二十万两。而在御花园后院,臣女组织了一场拍卖活动,承蒙各界人士支持,筹集到三百万两白银。如今,这些款项皆己安排妥当,用于北方赈灾事宜。”

凤双双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片刻后,一群大臣整齐划一地跪地高呼:“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声音响彻朝堂,气势恢宏。

皇帝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紧接着,他神色一正,朗声道:“朕有意任免隐士林风为北方巡察使,负责北方赈灾事务,并彻查北方税粮去处,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萧相国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脸上写满了不悦与担忧,他率先站出来,双手抱拳,身子微微前倾,一脸严肃地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林风不过是一介平民,虽听闻是个秀才,可并无任何功名在身。北方赈灾乃重中之重,税粮彻查更是关乎国家根基,如此重任,交予一个毫无官场经验之人,实在难以服众。”

此时的萧相国,心思压根不在朝堂讨论之上,满脑子都是自己被盗的钱财,那可是他几十年搜刮积累下来的家当,如今不翼而飞,他心急如焚,只是机械地站出来反对,试图找点事做来分散自己对钱财损失的焦虑,以至于说话时,眼神都有些飘忽。

“林风?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人,我等竟从未听闻。”

工部侍郎皱着眉头,满脸的疑惑与不屑,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同僚,小声嘀咕着,那神情仿佛在说这是一件多么荒谬的事。

“是啊,从未听过此人,如何能担当如此大任。”

吏部侍郎随声附和,一边说一边还轻轻摇着头,眼中尽是质疑。

逍遥王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心中暗道不能让凤双双的人参与赈灾,这要是让林风在赈灾中做出成绩,那凤双双的势力岂不是又要壮大。

他不着痕迹地用眼神示意自己的追随者一同站出来反对,而后向前一步,恭敬却又坚决地说道:“陛下,相国所言极是。这巡察使一职,责任重大,需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之辈方能胜任。林风资历尚浅,贸然任命,恐误大事,还望陛下三思啊。而且此人籍籍无名,我等对其毫无了解,实在难以放心将如此重任交予他。”

说话间,逍遥王微微抬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傲慢。

文臣们纷纷点头,礼部尚书李大人,身材清瘦,脸上带着一副刻板的神情,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科举制度乃我朝选拔人才之根本,多少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求得功名,一步一步在官场历练。若随意任命无科举功名之人担当此要职,恐坏了我朝规矩,日后天下学子又该如何自处?更何况,这林风究竟是何许人也,我等竟一无所知,怎能轻易授以重任?”

李大人一边说,一边用手轻轻捋着自己的胡须,脸上满是对规矩的坚守与对未知的警惕。

户部尚书赵大人,体态富态,此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满是担忧,跟着说道:“陛下,林风毫无政绩可言,骤然委以重任,只怕难以服众,北方官场错综复杂,他一个小小秀才,如何能应对自如?此举恐引发诸多事端,还请陛下慎重考虑。再者,对这个林风,大家都不熟悉,实在让人难以安心呐。”

说着,他还微微摊开双手,一副无奈且担忧的模样。

凤双双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从容说道:“诸位大人,林风虽无科举功名,但他是我的军师。我身为大乾朝的护国大将军,我的军师自然也算是大乾朝的官员。况且,此次赈灾款项大多是我筹集而来,在这件事上,我认为我说了算。林风虽不为诸位所熟知,但他的才能我最清楚不过,定能担此重任。”

凤双双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她心中暗自想着,这些大臣们平日里看似道貌岸然,不知私下里又在打着什么算盘,哼,一群老狐狸。

萧相国哼了一声,脸上露出一丝轻蔑,说道:“公主殿下,这朝堂之上,凡事皆要按规矩来。即便林风是您的军师,可规矩不能因您而废。若人人都以这种方式为官,朝堂岂不乱了套?而且,怎能仅凭您一人之言,就将如此关键的职位授予一个大家都不了解的人呢?”

萧相国心里烦躁,只想着赶紧结束这场争论,好回去继续追查自己的钱财下落,说话时,语气中不自觉地带出了几分不耐烦。

凤双双毫不退缩,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反驳道:“萧相国,时代在变,规矩也并非一成不变。如今北方受灾,百姓苦不堪言,急需有人能雷厉风行地处理赈灾事务,彻查税粮去向。林风虽无官场经验,但他足智多谋,才华横溢,我相信他定能胜任。再者,我朝向来有征召制,荐举与征召有特殊才能的平民授予官职,林风完全符合征召制的要求,那又有何不可?诸位大人不知林风,那是因为他一首默默辅佐于我,如今正是他施展才华,为国家效力的时候。”

凤双双挺首了腰杆,眼神坚定地与萧相国对视,毫不畏惧他的气势。

皇帝听着双方的争论,微微沉思。

众大臣见状,也都安静下来,等待皇帝的决断。过了一会儿,皇帝缓缓开口道:“既然如此,朕当众考考林风,看看他究竟有无真才实学,能否担此重任。若他能通过考验,诸位爱卿便不要再多加阻拦了。”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思索片刻后,纷纷拱手说道:“陛下圣明,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一场朝堂上的激烈争论,暂时落下帷幕,而林风即将面临的考验,也让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即将被宣召入宫的他身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