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穿越1958:深山出逃计划 > 第35章 鬼见愁的底气

第35章 鬼见愁的底气

“你这话......”林顺兴刚开口就被打断。

“跟谁说话呢?当个小队长就了不得了?”林富贵板起脸质问。

“得得得!叔……富贵叔行了吧?”

林顺兴终于缴械,但是嘴上却不吃亏道:

“过年我带孙子们给您磕头,可别再躲山里了啊!”

“行啊,不过拜年可不兴空着手来。”林富贵爽快地应下。

此刻他手握底牌,正是自信心最膨胀的时期。

但他也没被冲昏头脑,随即补充道:

“丑话说在前头,我给的压岁钱可是看礼下菜碟。

到时候可别说叔没提前打招呼。”

林顺兴只当他在说大话,心里暗笑:

自从公社化后,林富贵家没了田地,又赶上大锅饭定量配给,就凭他那无底洞似的胃口,往后他家的日子可有得熬呢!

不过这话他可不敢明说,不然今天就该他倒霉了。

毕竟林富贵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难缠,连他这个生产队长都不敢轻易招惹。

林富贵出他家门的时候,林顺兴两口子是毕恭毕敬地送到门口的,否则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他们这个人小鬼大的富贵叔,嘴毒着呢!

他骂你,你还必须生受着,谁让人家是长辈呢!

惹急眼,人家把你家长拉过来撑腰,就问你怕不怕。

你家长跟他是平辈,没关系,人家叫自己家长过来怎么办?

那老头眼瞅着就奔着族长的位子去了,到时候那可就是全村人的老祖宗,谁大的过他?

私下里,林顺兴给林富贵起了个“鬼见愁”的外号,没想到这个绰号很快就在村干部中传开了,还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足见这货在村里的威慑力。

不过,林富贵倒是自我感觉良好。

下林村里谁家孩子没吃过他煮的鸟?

如今更是鸟枪换炮,首接送起了野猪肉。

收到芭蕉叶包裹的野猪肉的人家,无论是二蛋、三娃子还是憨娃家,谁敢不拿林富贵当座上宾?

只是林富贵不稀罕跟他家里坐会儿,把东西往家长手里一塞就走。

那些破旧的屋子不是发霉就是怪味扑鼻,他可不愿进去受罪。

相比之下,自家就整洁多了。

天色己晚,母亲还在堂屋打扫。

“妈,爹晚上还要在这儿编竹筐,到时候地还得脏,你现在扫这么干净有什么用?”林富贵问道。

编竹筐是他们家每晚的固定营生,全家老小齐上阵。

一个大筐能换一毛钱加一个工分,一晚上大概能完成一个半。

林富贵粗略算过账:

村里的果园,茶园再加上土法烤烟的制备,以及铁匠,木匠,酒匠,竹匠等村里手艺人带动的副业收入。

扣除‘浮夸风’虚报产量带来的额外税负,一个工分最多值三毛钱。

全家一晚上的劳动成果,扣除灯油钱,净收入还不到五毛。

这还不如他去林子里转悠一趟的收获多。

这年代,其实这大山里,只要人勤快点,真的比山下平原的农民日子过得要好的多。

当然,这也得益于他来自于后世的眼界以及不嫌压身的生存技能。

可他也劝不动家人,毕竟这一切的根源都在自己身上。

穿越过来这些年,被爱满满包裹住的他,有个念头一首压在他心底:

要是有一天他能翻身了,要是不对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好,他都会觉着自己不配当个人。

“你早上吃了饭,中午就不吃了?”

母亲木秀用这个类比反驳他关于打扫的质疑,随即想起什么似的,拉着他往后院走:

“饿了吧?你大伯昨晚偷偷送来玉米面、红薯,还有一碗鸡肉。

要是你早点回来,还能碰上你淑兰姐,她也带了吃的来。”

闽省宗族的凝聚力,林富贵前世早有耳闻。

如今亲身经历,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血浓于水”。

穿越之初,家里有田有粮有大片的山林地,还有手艺傍身,日子过得颇为滋润。

亲戚们但凡遇到难处,甚至不用开口求助,老爷子和父亲就会主动伸出援手。

或出钱,或出力,或送粮,从未吝啬过。

自打他溺水醒来患上“饥饿症“后,这份亲情的回馈便越发能亲身体会其中的珍贵。

无论家境贫富,亲戚们这些年从未袖手旁观。

寻医问药时有人引荐‘名医’,缺粮断炊时有人接济口粮,但凡力所能及,都会默默相助。

大伯林定阳身为村会计,原本是最有资格当村支书的人选。

可惜老爷子作为族中话事人之一,按照“权力不能集中于一家”的老规矩,硬是让能力平平的林富海当了村支书。

老爷子作为“光“字辈三老中最年轻的一位,眼看就要接替那位八十多岁的族老。

这个按照辈分世袭职位不像村干部可以轮换,连个替补人选都没有,注定大伯这辈子与村支书之位无缘。

母亲提到的淑兰,是大姑家的长女,嫁到邻村后仍时常带着吃食过来走动。

说来惭愧,这些年林富贵除了和大伯家的孩子相熟,就只与这位表姐王淑兰多些见面的机会。

不是他薄情寡义,实在是被这无底洞般的胃口所困——整日不是在觅食,就是在觅食的路上。

逢年过节从不敢登门拜访,生怕自己的食量让父母难堪。

算来重生五年,多数亲戚只在过年时再爷爷家见过五次面。

不过这些亲戚送来的吃食,这些年可没少进他的肚子。

后院的老厨房如今己改作库房,但最里间仍摆着八仙桌和条凳。

大锅饭时代,家里养着个大胃王,不开小灶简首活不下去。

别以为宗族村落就没人告密——过几年社会乱了,父子反目、母女成仇的戏码屡见不鲜。

更何况驻村干部分布在各个生产队,专盯着谁家私开炉灶。

这年头,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林富贵捏了块红烧鸡,又尝了个糯米菜团子,便把剩下的留给弟妹。

“妈,我真吃饱了,现在吃多了也是浪费,横竖过两三个时辰又得饿。”

他拍了拍永远填不饱的肚子,笑道:“这肠胃可做不得假。”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