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一般是医学上的自嘲,因为医学生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科,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学习,而且还不一定见成效。】
(喜欢无穷无尽的知识宝藏吗?翻白吧,去学医吧)
(意志不坚定的人是很难学下去的。看这么多人弃医从文就知道了)
先秦位面
扁鹊见蔡桓公(1),立有间。
【而且医生是一个非常看中的学历的职业】
(不是doctor的doctor当不了高级doctor)
(付费实习,你值得拥有)
(我的历史老师就是医学院毕业的)
(哎,阿达西,蓝色生死恋,了解一下)
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毛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蔡桓公冷哼了一声说:“我没有病。”
扁鹊退出后,蔡桓公对左右侍从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侍从自然不敢反驳自己的君王,连连应道。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医学段子吗?】
(医学生防身可以拿内科书啊)
(对面一下子扎在书上,发现才扎到绪论)
(其实我感觉主要是医疗环境差,医生护士的待遇不见得多好,风险高收益还低)
十日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
蔡桓公正在宫苑里截止奏乐接着舞嘛事不干自己。
丝竹之声袅袅,酒香西溢,众人谈笑风生,气氛正酣。
扁鹊神色凝重,他微微俯身,目光紧盯着蔡桓公的面容,语气中满是忧虑:“君上,如今您的病症己侵入肌肤,若再拖延不治,病情定会愈发严重。”
蔡桓公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眉头紧皱,眼神中满是不悦,将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放在案几上,冷冷地别过头去,对扁鹊的话充耳不闻,不予回应。
扁鹊无奈地叹了口气,芭比Q了这不是!
躬身行礼后缓缓退出宫殿。望着扁鹊离去的背影,蔡桓公心中的怒火更甚,愤愤地说道:“这医者真是不知好歹,又来胡言乱语!”
(医学生学的怎么样无所谓,科研不好也想混下去?)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庸医吗?)
(专业选得好,期末似高考!)
又十天
扁鹊又去见蔡桓公。
“您的病己经到了肠胃里,不治疗会更严重。”
蔡桓公还是不予理睬。扁鹊退出后,蔡桓公又一次心生不快。
(夜班值班很爽呀,刚睡一会儿就一个电话,反复折磨)
(检验,请保证自己的职业倦怠,没有那么严重。这个适合追求安定的人)
(骨科医生健身属于专业对口了)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时,以沸水浸润生艾叶,佐以白芷、细辛熨帖患处,便能将寒邪驱散;待病入肌肤,需用九针深刺曲池、合谷诸穴,引血气通行;若侵至肠胃,以黄连配伍阿胶熬制火齐汤,尚可荡涤积秽。”
如此,岐伯在世,神仙难救。
(考了研以后还为本科毕业挣的多)
(医院的保洁阿姨都要会心肺复苏和AED)
(人间很好,下次不来了)
(楼上别呀,不只是学医的苦,我们法学生也很苦)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己逃秦矣。桓侯遂死。
碎碎念:(1)蔡桓公(?—前695年),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又称齐桓侯,姜姓,吕氏,名田午(并非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姜小白)。他是田氏代齐后第三位国君,在位期间(前374年—前695年)致力于发展国力,整顿吏治,使齐国呈现出安定繁荣的景象。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但据考证,历史上可能存在混淆:
扁鹊(秦越人)活跃于战国中期,而蔡桓公(田午)生活在春秋时期,两人年代相差约200年,因此故事更可能是韩非子借喻说理的寓言,而非真实历史事件。
另一种说法认为,“蔡桓公”可能是“齐桓公”(田午)之误,因齐国当时称“桓”的君主为田午,且其统治中心在临淄(今山东淄博),与扁鹊活动区域(今河北、河南一带)有交集,更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