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 第76章 为什么大一统是种花的必选

第76章 为什么大一统是种花的必选

【管他甜党咸党,都是吃的粽子,这个吃粽子是前题!!!!】

【晋朝哪怕再拉,谈到一统的时候都会顺带说一嘴,宋朝经济再高,文化再好,没有统一,还是被人诟病,我不知道其他人想到宋朝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但我真的是“宋制汉服好看,经济也好好,岳飞被秦桧害死了,宋朝没统一”】

【对宋朝印象,好多文人,经济很好,但是没血性,偏安一隅,孬种太多】

大宋位面

“这让臣子情何以堪。”

靖康耻犹未雪,北伐之功毁于一旦,复我河山,纸上空谈!

听到大宋被后世之人如此评价,宗泽(1)老泪纵横,他顾不得身上的伤,挣扎着爬起来。

他要上书请求发兵!!!

南宋都城临安

宋高宗赵构,啊不,是完颜构一口咽下冰酥酪,他还是有点紧张,不知道未来的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

【完颜九妹,昏君,两位名将,被他害死,我上早八!】

“昏君?朕偏安?!”

家人们,完颜九妹破防了!

并不,他无所谓。

他朝跪了满地的宫人扬了扬手,丝竹管弦瞬间在殿外流淌开来,“天幕爱说便说,难不成还能抢了朕的琼林宴?”

赵构歪在沉香榻上,任由宫娥将剥好的荔枝喂进嘴里。

冰湃湃的果肉下肚,他指着天幕哈哈大笑。

“若当昏君能日日这般快活,倒比在应天听那班老臣聒噪强上千倍!”

宗泽要渡河?让他渡!岳飞要北伐?随他去!朕只要这临安的湖光山色。

暖风熏得游人醉,首把杭州作汴州!

【有个趣事

所有古代学者都说秦始皇是暴君

但没人说他做错了

说的是他的各类工程过于劳民伤财

但 所有学家都有一个共同点

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 是最伟大的壮举】

【没啥好说的,就用老三国一句话:横扫六合,总齐八荒,若能一统华夏,方为当世之英雄】

【感觉是因为路径依赖的存在,只要曾经有人统一过,之后就没人会否定统一是可行的,就会有人不断去实现它】

大汉位面

“你不拿我不拿,专员怎么拿?专员不拿,我们怎么进步呐?”

小官有了之前从天幕上学来的黑话,统一什么的对他来说太遥远。

他才不在乎。

但他没想到,遇到的是个硬茬。

“放肆,你竟敢私吞国家财富?”汉景帝气得柳眉倒竖。

“七王之乱(2)刚刚平定,国家险些陷入分裂,底下人做事居然还不用心吗?”

七国烽火未熄,尸骨未寒,你们就敢把国库钱粮当作分赃的私财?

他疾步上前,“当年吴王铸钱煮盐,养兵自重,才酿成大乱!如今你们又想步其后尘,把郡县变成第二个吴国?”

“朕削藩并非为一己之私!若各地皆成国中之国,百姓赋税养肥的是贪官污吏,朝廷拿什么修河渠、备粮草?拿什么抵御匈奴铁骑?!”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惊得值守侍卫手中戈矛相撞。

“今日纵容你们中饱私囊,明日就有人敢截留赈灾粮款,后日就能私铸钱币!长此以往,莫说七王之乱,便是十七王、二十七王之乱,也迟早要重演!”

他抓起案头诏书狠狠掷出。

传朕旨意

凡涉贪墨者,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剥皮实草!

各级府衙须每月公示钱粮去向,敢有隐瞒者,同罪论处!

不能让西海钱粮尽归国库,朕半生心血,岂不成了笑话?”

其实吧,陛下,您大汉棋圣的名称己经流芳千古了。

窦太后不敢说,怕自己继续刺激到儿子。

【“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等观念,咱们的文化认同让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向心力,成为维系大一统格局的精神纽带。】

【大一统格局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大一统国家能够凝聚各民族的力量,共同抵御外侮,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这是生吃了几本综述啊,这么熟练!

大隋位面

杨广看着统一国家能够进行统一的资源调配,心动了。

“修大运河,为天下万年计!”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仅仅一朝,就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值得吗?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大运河的开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但大运河对后世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的巨大作用。

东南西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

如果统治者能够真正用这条河为百姓牟利而不是满足一己私欲,那么千秋万代,将永赞其功。

碎碎念:

(1)宗泽自幼豪爽有大志,元祐六年(1091年),他参加科举考试,因在殿试中首言时弊,被主考官评为“异论”,置于末甲。但他并未因此气馁,先后任馆陶县尉、龙游县令等职,在地方上政绩显著,深受百姓爱戴。

靖康元年(1126年),宗泽被任命为磁州知州。当时磁州城缺兵少粮,他到任后,积极修缮城墙,招募士兵,组织义兵,抗击金兵。在他的带领下,磁州军民多次击败金兵的进攻,声威大震。

金兵攻破开封后,北宋灭亡。宗泽力主抗金,反对南迁,被任命为东京留守。在留守任上,他积极整顿京城秩序,招募各路义军,加强城防建设,多次击败金兵的进犯,使开封城成为抗金的重要堡垒。他还联络北方的抗金义军,如王彦的八字军等,形成了强大的抗金力量。

宗泽一心想收复失地,多次上书宋高宗赵构,请求还都开封,出兵北伐,但都被赵构拒绝。他忧愤成疾,背上生疽。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宗泽在弥留之际,仍连呼“渡河!渡河!渡河!”,最终怀着未能实现收复中原的遗憾病逝,享年七十岁。

(2)“七王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

汉初,刘邦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王,随着诸侯国势力不断壮大,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藩,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等七个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举兵叛乱。叛军初期进展顺利,但汉景帝在袁盎的建议下,腰斩晁错,希望能平息叛乱。然而,七王并不罢兵,继续进兵。

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等将领率军平叛。周亚夫采取避其锋芒、断其粮道的策略,历经三个月,成功击败叛军,七王皆死或自杀,叛乱被平定。

“七王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为汉武帝推行进一步的削藩政策奠定了基础,也为西汉的稳定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