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杜若打开了黑色绳子的袋子,里面是舂好的白米,也就是现代人常吃的稻米。
仔细数了数,发现黑色绳子的麻袋一共有四十个,
那就等于两千斤白米!
杜若顿时乐开了花。
两千斤的白米,混着野菜或者其他东西,够她们吃好久了。
第三种是黄色绳子系着的袋子,里面装的是粟(小米)。
也是十个麻袋,一共五百斤。
第四种是棕色绳子的袋子,里面是面粉。
虽然没有现代的面粉那么白,甚至有些发黄,但确实是面粉没错。
这就非常难得了,西南位于南方,是水稻的产区,甚少有种植小麦的。
就算有,也产量很小,卖得贵
杜若数了数,面粉也是十袋。
不过不一样的是,装面粉的麻袋,袋子内部都额外套着一层结实的布袋。
大概是为了防止面粉从麻袋的缝隙中漏洒出去。
第五种是系着红色绳子的麻袋,里面装着糙米。
糙米其实就是还未完全脱壳的稻米,仅仅只是去除了外层的硬壳而已,但内部大量的纤维组织仍被保留了下来。
杜若估摸着,这样品质的粮食,十有八九是黄家给下人们预备的食物。
粗略估算了一下,这些粮食全部加起来,大约有四千斤。
怪不得那么多的劫匪,杀也杀不尽,看来打劫真的来钱快啊!
第六种是绿色绳子的,里面装的是药材。
一麻袋配好的伤寒药,里面有独立的油纸包装,一包油纸应该就是一副药。
杜若估摸着,这个麻袋里起码有五十副药。
一个麻袋的防疫药,每一副也是独立的油纸包装。
还有些药材是装在药箱里的,杜若都一一打开查看。
有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有提神醒脑并且防蚊虫的精油、有治外伤的金创药.....
各种药材应有尽有,像是珍贵的人参、灵芝这些耀祖,都分别用匣子装好了。
杜若再一仔细翻看,发现连做红烧肉的大料都有,顿时笑了。
看来这黄德厚虽然不是个东西,但是黄家的东西确实不错。
看完药材,杜若才把目光放在最后几个木箱子上。
里面装的是各式各样的布料与珍贵的皮毛,品质质地都非常好,
可惜就是太好了!
这些皮毛暂且先不论,都是保暖的好东西。
大不了她找人做衣裳的时候,把皮毛都缝在里面,这样就看不出来了。
此外还有一些葛布,这种布料轻巧薄透,透气性极佳。
用来做夏天的衣裳,再合适不过了!
都是有钱都不一定立时能买到的好东西。
唯一遗憾的是那些绫罗绸缎,让杜若有些犯难。
这要是做成衣服,也太张扬了些。
要是能全部换成棉布就好,好穿还耐脏耐磨,不像绸缎那么娇气。
看来她真是苦日子过惯了,受用不起这些好东西,一切都以实用性为主。
随即又异想天开,万一等她们娘俩到京城的时候,已经天下太平了呢。
那不就能过上太平日子了?
到时候什么绫罗绸缎穿不得?
尽管她心里清楚,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封建王朝的覆灭都是有迹可循的。
到了王朝末年的时候,就连老天爷,也不站在它那一边。
除了阶级固化、土地兼并、帝王昏庸、皇帝生不出继承人等等这些人祸外,往往还伴随着天灾。
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不难发现。
历史上不少朝代,就是因为小冰河时期到来,在各种天灾人祸的加持下,这才覆灭了。
现在,杜若已经隐约能窥见王朝末年的影子了。
等她们逃到京城,真的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吗?
杜若不禁有些怀疑,
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难道还能自杀咋滴?
清点完板车上的物资,杜若又来查看从黄家收刮来的钱财。
一箱五十斤重的黄金,两个镯子、两条珍珠项链、两个玉扳指。
房契地契若干,可惜地都在安木县,除了州府的两处院子,其他的房子也都在安木县。
但是杜若的目标是京城,而且州府有黄姨娘在,院子也不好出手,所以约等于废纸了。
不过杜若也没扔,准备留着以后垫桌脚。
银票也不少,细数了一下面额,发现加起来的有一万多两,也不知道能不能兑换出来。
毕竟如今天灾人祸频发,钱庄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
说来还是金子和银子更靠谱一些,希望不要太早被淘汰。
如果当物资匮乏到一定程度,只能以物易物的话,金银也只能当石头用了。
等到下一座城池的时候,她还得去补充一些棉花、被子这些御寒的东西。
毕竟能有旱灾,就能有雪灾,还是做好完全的准备为好。
可惜她的空间还是太小了!!
而在众多的储备物资当中,食物无疑是处于绝对优先地位的重要物品。
一来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生存的必要性极高,
二来食物的日常消耗数量巨大,不得不多囤一些。
所以相较而言,像其他衣物之类的东西,就只能稍微往后靠一点。
毕竟衣服还能缝缝补补又三年,食物总不能干看着不吃吧?
等杜若把这些货物都一一清点完毕,并归类整理好后,已然天光大亮了。
望着眼前满满当当塞着各种物资的空间,杜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安心感。
这些物资,给她们的未来铺上了一层坚实的保障。
即便接下来的日子依旧充满艰险,需要不停地逃亡。
但这些物资,已经足够支撑她们好多年了。
更别说她后面还会一直补充物资,所以食物暂时是不用担心了。
想到这里,杜若突然对未来多了一些信心。
目光扫过堆积着的牛肉和马肉,暗自思忖着:她后面得找个机会全部做成熟食才行。
生食总归是不太方便,路上生火做饭,确实太惹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