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 > 我见亡妻多妩媚 > 第13章 真相

第13章 真相

沈覆卿难得发善心,想要尽力保全一点裴霁的天真。

但是他不领情,一定要知道全部真相。

沈覆卿乐得打破皇帝在他眼中圣明君主的形象,便带他一起去审问步梅溪。

因为罪名未定,比起宋敬之,步梅溪在监牢中的待遇显然要好上不少。

“事态紧急,只能请步守备在此待上一段时日,还望你理解。”

“成王败寇,微臣都已经沦落成阶下囚了,就算不理解,还有什么办法吗?”

步梅溪的态度很不好,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冒犯,但是沈覆卿并不在意。

他缓步走进监牢,抬手示意狱卒把步梅溪身上的锁链去了。

后者愣了愣,待回过神来,不由得嗤笑一声:“微臣好歹也是苗疆三万守备军的统领,王爷就算是想要邀买人心,也得考虑一下自已的实际情况。”

“本王考虑了。”沈覆卿笑着回应,抬手指了指才进来的裴霁,“小裴大人乃是二品高手,在你手下保住本王,轻而易举。”

原来他的倚仗是裴霁。

步梅溪神色有些难看。

他方才是真想过,要不要趁此机会,直接杀了沈覆卿。

现在看来,绝无机会。

“王爷果然思虑周全。”

“过奖了。”沈覆卿收下他这句阴阳怪气的夸赞,“有些话,堂上不能问,只能以这种方式把你请过来,本王想知道,皇帝为什么执意大张旗鼓地处死宋敬之。”

“这是审问吗?”步梅溪抬眼看向他。

“不算。”

“那恕臣不能回答。”步梅溪别开脸,不再言语。

意料之中的反应,沈覆卿并不觉得沮丧。

“这个问题不能说,那本王换一个问题,宋敬之在苗疆一手遮天,你要是和他同谋,地位必定高过现在一倍,你为什么舍近求远,一心追随皇帝呢?”

“王爷这话问的好奇怪,为人臣子,忠于君主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步梅溪语带嘲讽,“想必王爷有不臣之心,这才不明白微臣的坚持。”

闻言,沈覆卿不禁哼笑一声。

“步梅溪,骗骗别人也就罢了,怎么还真把自已给骗了?你若是真如你说的这般忠君爱国,怎么会在私下和苗寨的匪寇有来往?”

如果没有焦五斗留存的那些来往凭据,他或许真会相信步梅溪的清白。

步梅溪没想到,沈覆卿竟然已经知道了他和焦五斗的关系。

看起来,似乎也拿到了确实的证据。

但是,他和焦五斗之间的来往,其实是皇帝默许的。

为的就是怕他太过清廉,与苗疆的官场格格不入,引起宋敬之的忌惮,不能很好地卧底在苗疆,做皇帝的耳目。

这是绝密,他不能说。

因此,他只能认下勾结匪寇的罪名。

“这是微臣一时利欲熏心,但是微臣对陛下的忠心,天日可鉴。”

“你对他忠心耿耿,他却是连你姓甚名谁都记不清。”沈覆卿有些可惜地叹了口气,“本王临行前,曾问他苗疆可有能信任的人,他说,没有。”

假的。

皇帝提了步梅溪的名字,只是轻蔑多过信任。

轻蔑什么呢?

当然是轻蔑步梅溪的愚蠢。

不过几句轻描淡写的赏识,他就甘愿远赴苗疆,以武状元之身,做一个小小守备。

若是朝堂中都是这种蠢货,皇帝怕是能高兴地多活几年。

思及此,沈覆卿眼中划过一丝嘲讽。

幸好,除了步梅溪之外,他的朝中再没有几个真正愿意为了他赴汤蹈火的忠臣良将了,不然,以后这个反还不好造。

“王爷,别白费唇舌了,微臣对陛下的信任,不是您三言两语就能挑拨的。”

“行吧,你既然执意要跳火坑,本王也救不了。”沈覆卿颇为惋惜,“其实想一想,虽然你的忠心换不来皇帝十分之一的信任,但是比起即将死于不听话的宋敬之,还是要好很多的。”

“什么意思?”步梅溪瞬间紧张起来。

“不是吗?”沈覆卿轻飘飘地回望,“宋敬之的改变,不也是皇帝授意的吗?”

清廉正直,变成阴险狡诈。

爱民如子,变成草菅人命。

宋敬之的所有改变,都是来源于皇帝的授意。

只是,他到后面开始想要脱离控制,这才惹怒了皇帝,想要将他除掉。

这是沈覆卿的猜测,还不确定,所以要诈一诈步梅溪。

不料,步梅溪闻言,却是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

他抬眼看向沈覆卿,道:“王爷编故事的能力很好,只是,这样毫无根据的猜测,让微臣只觉得离奇,陛下爱民如子,声明传遍四海,怎么可能指使宋敬之在苗疆随意欺负治下子民呢?就算您对陛下不满,也不该如此揣测。”

他这番话,没刺到沈覆卿,却让裴霁变了神色。

从方才进到牢房之后,沈覆卿的言行举止,都佐证了步梅溪所说的不臣之心。

裴家是坚定的保皇派,他自小学的就是忠于天子。

如果沈覆卿真的有此心,他们一定会走到不死不休的对立面。

他不想这样。

沈覆卿察觉到了裴霁的情绪激荡,可是他现在没工夫管他。

步梅溪的话,让他排除了唯二的猜测之中的一个。

剩下的那个,最不可思议,却只能是真相。

他唇角带笑,眼中却满是寒凉。

如果真相是这样的,那么皇帝远比他想象中的,更阴狠百倍。

“步梅溪,现在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宋敬之还是当年得万民请愿的宋敬之吗?本王问的是,所有意义上的同一个人吗?”

一阵死寂一般的沉默后,步梅溪再一次别开了脸。

沈覆卿知道,这就是答案。

宋敬之被换掉了。

那个爱民如子的宋敬之,的确死在了当年。

现在这个草菅人命的蠢货,是个替代品。

假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沈覆卿又一次想起他评判宋敬之的这句诗,当时是在慨叹人心易变,此刻却是真切地为他叹惋。

果然帝王无情,皇权至上。

挑衅了皇帝的威信,哪怕是死,也要污名满身。

“宋敬之已经死在了牢狱中,在请愿书送抵京师之后,因为皇帝觉得他太会拉拢民心,影响到了他对苗疆的掌控,但是为了名声,皇帝不能光明正大地杀他,只能找了个替代品,说是因万民请愿而放过宋敬之,其实是让他前来苗疆败坏宋敬之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好在今日光明正大地再杀他一次。”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