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言 > 搬空库房:侯门弃女娇养了摄政王 > 第62章 老而不死的腌臜货

第62章 老而不死的腌臜货

太后脸色瞬间阴沉。

宋老夫人精准踩中了她的顾虑。

她看向宋时愿:“愿丫头,你祖母所言,可是真的?”

宋时愿心中冷笑,面上露出恭敬又无奈的样子:

“回太后,祖母实在是高看我了。”

“我确实略通岐黄,可也不是那包治百病的神仙啊。祖母所患的,那是心疾沉疴,非药石可愈。我不敢妄动,那也是一片苦心。”

“万一我贸然出手,稍有差池,没治好便算了,万一更严重了,我万死难辞其咎事小,要是被有心人曲解为,我是蓄意谋害自家祖母,这滔天恶名,我这小小肩膀,又如何担待得起?还请太后明鉴!”

宋老夫人急了。

“胡说!你都没替我把过脉,怎知治不了?孙大夫推脱,你也不管,依我看,你们分明是串通一气!”

太后有些不耐烦了。

“够了!素锦,速传王院判,再去回春堂,让孙大夫把他的诊断书送来!”

一炷香后。

派去的人回来了。

“启禀太后娘娘,此乃孙大夫亲笔所书。”

“呈上来。”

素锦将书信接过,展开,呈给太后。

只瞥了一眼,便瞧见上面所写。

“宋老夫人心脉衰微,沉疴难返,非人力可医,故不敢接诊。”

冷哼一声,太后将书信递给素锦,“让宋老夫人仔细看看,免得整日疑神疑鬼!”

宋老夫人看完,依旧觉得孙大夫是受宋时愿指使。

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就听宫人道:“太医院王院判,求见。”

太后:“让他进来。”

王院判以为是太后凤体有恙,匆匆赶来。

进殿后,一眼看到宋时愿。

王院判心中一喜,太好了,小宋神医也在!

心中的担心瞬间沉了下来。

虽然很想上前请教,但太后在,他还是先恭敬行礼。

“王院判,哀家唤你来,是想让你给宋老夫人看看,她的身体究竟如何。”

“是。”

王院判二话没说,凝神细查。

半晌后肃然道:“太后明鉴,宋老夫人身患严重心悸之症,生机衰竭。”

“哦?那你说说看,这病症,太医院可否能将其治愈?”

王院判忙道:“此症,自古便无痊愈之法!只能以名贵药材勉强维系,至于何时油尽灯枯,恕老臣首言,全看天意。发作之时,便是华佗再世,也回天乏术!”

太后冷冷看向宋老夫人:“王院判之言,你可听清了?你口中的孙大夫,也有亲笔诊断在此。愿丫头说她治不了,何错之有?难不成,你要逼她担上谋害祖母的风险?!”

宋老夫人脸色一白,再也挤不出一句话。

太后不想再多看她一眼,挥手道:“行了,退下吧!日后休要再拿这等事来烦扰哀家与愿丫头!”

待宋老夫人灰溜溜滚蛋,太后又换上一副慈爱面孔,拉着宋时愿的手:

“好孩子,委屈你了。那起子混账东西,不必理会。哀家知道你如今在回春堂坐诊,你且安心行医,做你想做的事。有哀家在,看谁敢动你分毫!”

宋时愿露出感激之色:“谢太后娘娘庇护,阿愿感激不尽。”

太后满意地拍拍她的手。

眼底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宋时愿一走,太后脸上慈蔼也没了,啐了一口:“那个宋老夫人,还真是,老而不死的腌臜货。”

素锦不解。

“娘娘既厌她,为何还允她觐见?”

太后冷笑,指尖着茶盏边缘,眼神锐利:“若非如此,怎能让那丫头对哀家感恩戴德,视作依靠?你看她方才的眼神,多信任哀家啊。”

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这宋时愿,医术通神,心思灵透,更难得的是,翎王没再进宫找哀家提拒绝赐婚一事,说明什么?说明宋时愿能入得了萧凛那冷心冷肺的眼!”

“只要哀家手里捏着她这颗棋子,还怕往后拿捏不住翎王?”

太后声音压低,透着无尽寒意。

“如此一来,皇帝想动哀家?哼,没那么容易!”

永宁侯府。

“废物!都是废物!”

宋老夫人回府便砸了茶盏,面目狰狞。

宋坤烦躁道:“母亲,算了吧!那孽障翅膀硬了,不回来就不回来,随她去吧!”

“闭嘴!” 宋老夫人厉声打断,眼底闪过一丝狠毒,“你懂什么?她现在可是块镶了金边的香饽饽。”

“太后看重她,又有通神医术,名声大噪!”

枯瘦的手指死死抓住桌沿,“这样的摇钱树,必须牢牢攥在咱们手里,让她像她那个短命的娘一样,乖乖为宋家铺路搭桥才行!”

不把宋时愿弄回来,她死不瞑目!

……

宋时愿从宫中出来,天色己经晚了。

春桃在宫门外焦急张望,见她安然无恙才长舒一口气。

“不急着回去,逛逛。”

大宁宵禁比较晚,宋时愿深吸一口微凉的晚风,带着春桃信步走向热闹的东街。

寻了家烟火气十足的老夫妇馄饨摊坐下:“老板,两碗招牌馄饨。”

刚尝两口鲜汤,就看到一个身影踉跄着靠近摊位。

来人书生打扮,却衣衫褴褛,洗得发白的儒衫上沾满了尘土,面色蜡黄,嘴唇干裂起皮,一看就是饿了许久。

他声音沙哑,带着难堪的窘迫。

“老丈,大娘,能否……赊碗面?小生进京赶考,盘缠……全被贼人窃了,己三日粒米未进。”

老夫妇心善,对视一眼,让他找个位置坐下,随后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面。

书生也顾不得烫,几乎是狼吞虎咽。

很快,连汤带面吃得干干净净。

吃相虽急,放下碗时却下意识理了理破旧衣襟,双手恭敬地将碗筷送回。

“小生董晋鹏,谢二位一饭之恩!此恩必报,待小生筹得银钱,定当奉还。”

董晋鹏?

宋时愿握着勺子的手一顿。

这名字听着好耳熟!

她记得,原书里,沈珩那厮能青云首上,在接掌云国公一位后很快就立下大功,全靠他身边那个算无遗策、智近于妖的幕僚——董晋鹏!

书中提过,董晋鹏才华横溢却时运不济,初次进京就因穷困潦倒,错过了科举,最终无奈投身云国公府为门客。

难道……眼前这个饿得眼冒绿光的穷酸书生,就是未来搅动风云的鬼才谋士?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