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 第78章 皇上,世兰和你死生不复相见

第78章 皇上,世兰和你死生不复相见

短暂的中场休息,天幕重新亮起,伴随着哀婉缠绵的片尾曲,年世兰在暗室里继续说下去。

【甄嬛揭示真相

甄嬛逼近一步:皇上为什么厌恶你,你知道吗?

华妃佝偻身体,后退一步:皇上从来都没有厌恶过我,皇上从前很宠爱我,就算我犯了再大的过错,他再生气,也不舍得不理我太久。

甄嬛继续上前:皇上为什么喜欢你,你知道吗?就因为你的美貌?宫中可从来不缺美貌的女人。

华妃低头细想:你是说,皇上因我是年羹尧的妹妹才加以宠爱,端妃也是将门之女。

甄嬛转头:其实你自己心里面都清楚,又何必要自欺欺人呢?

华妃迫近:你胡说,皇上怎么会对我没有真心!

甄嬛脚步微顿:或许有吧,可即使有,你和年羹尧跋扈多年,这点真心,恐怕也耗得一点都不剩了。

华妃声音拔高:你个贱人知道什么,记得我那一年刚刚入王府,就封了侧福晋,成了皇上身边最得宠的女人,王府里那么多女人,个个都怕他,就我不怕他,他常常带着我去策马,去打猎,他说他只喜欢我一个人。可是王府里的女人真多啊,多的让我生气,他今天宿在这个侍妾那里,明晚又宿在那个福晋那里,我就这样等啊,等啊,等到天都亮了,他还是没来我这。你试过从天黑等到天亮的滋味吗?

甄嬛:我也早知道他是皇上,他的夜晚从来不属于我一个人!

华妃:当然,你从来都没有像我这样喜欢过皇上。后来我有了身孕,皇上很高兴,可是渐渐他就不那么高兴了,虽然皇上不说,可是我能感觉到。王府里长大的就只有三阿哥一个,我知道他担心,我就跟他说,别怕,我会给你生下一个皇子。可是没过多久,我喝了端妃送来的安胎药,我的孩子就没有了,太医告诉我,那是一个己经成了形的男胎!

甄嬛:你的孩子没了,就要拿我的孩子来陪葬吗?他在我肚子里才西个月大,你居然要置他于死地!】

大唐位面

“旧梦依稀,往事迷离,春花秋月里,如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漂来又浮去,君来有声, 君去无语,翻云覆雨里,虽两情相惜, 两心相仪,得来复失去。”

年轻的公子小姐们没有经历家族巨变,看着天幕上的华妃,却也有心思细腻的,能够共情她的悲愤。

她其实有无数次想清楚的时候,但她选择相信皇上,端妃送给她堕胎药,如果真的属实,端妃早就灰飞烟灭了,但她就是坚信皇上对自己有真情,爱情使人盲了眼睛,盲了心智。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修得玉颜色,卖与帝王家。”

古今莫衷一是,他们都是皇帝手中的奴隶,不过有些体面些罢了。

【华妃:我没有要杀你的孩子,是你自己不中用,才跪了半个时辰就会小产,你自己保不住自己的孩子,何苦要来怪我。我是恨皇上专宠于你,我从来没有见过皇上如此宠爱一个女人,有你在,皇上就不在意我了,我不想再从天黑等到天亮了,只要是敢跟我争宠的女人,就都得死,我是让余氏下毒杀你,可是我没有想过要杀你的孩子!

甄嬛:你没有?就算你不是有心的,可若不是你宫里的欢宜香,我又怎么会身子虚弱,才跪了半个时辰我就小产!

华妃:欢宜香,欢宜香...

甄嬛:你知道为什么你小产之后就没有再怀上孩子了吗?你知不知道那欢宜香里面有大量的麝香,你用了这么多年,当然不会再有孩子了!

华妃:你信口雌黄,那香是皇上赐给我的,皇上,不可能,这不可能!

甄嬛:若不是皇上的旨意,怎么会没有太医告诉你,你体内有麝香。且不说你多年不孕,就连你当年小产,也都是皇上的旨意,端妃那碗安胎药,只不过是替皇上担了虚名而己,你灌了端妃再多的红花,也换不回你的孩子。

华妃:为什么,为什么!

华妃:(又哭又笑再喊)皇上,皇上,你害得世兰好苦啊!】

大明位面

“愿勿相忘, 愿勿相负,又奈何恨与欺,得非所愿, 愿非所得,看命运嘲弄 ,造化游戏,真情诺诺 ,终于随乱红飞花去,期盼明月, 期盼朝阳,期盼春风浴,可逆风不解, 挟雨伴雪,催梅折枝去”

华妃撞墙而死。

因为华妃最信任最爱的人是皇上,既然皇上背叛了她,她就觉得没有意义活下去了。

于谦(1)咀嚼着华妃的苦涩。

他如今也成为了阶下囚。

他的时空里,明英宗猪骑朕夺门之变重回皇位,把自己下了大狱。

“于少保好手段啊。”

猪骑朕的靴子碾过他染血的手指,“朕在瓦剌啃雪饼时,你倒把郕王捧上了龙椅。”

猪骑朕弯腰揪住于谦灰白的头发,“当年‘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豪言,如今可还记得?”

于谦浑浊的双目依旧闪烁着清亮的光。

“臣只记得,陛下北狩时,京城百姓以血肉筑墙;臣只记得,那日城门大开,将士们立誓‘城在人在’。”

“若再来一次,臣仍会请郕王监国——总好过让瓦剌拿陛下当破城的钥匙!”

就算你重回皇位又怎样?后世子孙会记住你被俘虏,险些葬送大明的丰功伟绩!

“你当朕不知?”狗皇帝踹向他佝偻的脊背,“你不过是想效仿霍光,立个傀儡皇帝!如今郕王病死,你这忠臣也该下地狱陪他了!”

当年徽钦二宗都没您跑得远!

他于谦不是只懂得情爱的华妃,他看得明白,瓦剌留学生只是恨自己。他当年敢立朱祁钰,就不怕朱祁镇报复。

这位皇帝,继承了大明皇室的小心眼。

可他于谦,不曾害过大明百姓,他没辜负宣宗皇帝的知遇之恩,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堂堂正正!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碎碎念:(1)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

宣德五年(1430年),任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在任期间,他积极为民办事,如加厚黄河防护堤、种树打井、奏请另设御史管理大同、收镇守将领私田为官屯等。

正统十西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俘,于谦坚决反对迁都南京,拥立景泰帝,力主保卫京城,并升任兵部尚书。

他调兵遣将,组织了京城保卫战,击退瓦剌军进攻。

之后,他又全力整顿京营军制,创立团营。景泰元年(1450年),他说服景泰帝接明英宗归来。

然而,天顺元年(1457年),权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支持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后,以谋反罪逮捕于谦,判其死刑,抄家,家属充军边境。

成化初年(1465年),明宪宗将于冕赦免回来,他上疏申诉于谦冤屈,于谦官职得以恢复,皇帝还赐祭文。弘治时,于谦被追谥肃愍,万历时,改谥号为忠肃。

于谦为官清廉正首,不巴结权贵,著有《于忠肃集》。

他具有“社稷为重,君为轻”和民本的政治思想,其诗歌创作在明诗中有一定成就和地位,是明“台阁体”诗风向前后七子的“复古派”诗风转变期中的关键诗人。

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错乱章节催更!